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

  

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

  

梁乃崇教授

  

心靈分兩個層次:一是「自性」(菩提心);二是「識心」。

  

「自性」是「一」;「識心」就是「多」。「整個心」,非一非多、亦一亦多,統整來看,就是這樣。

  

大家省察一下自己的心,數量是那麼的多、層次也好繁複;然而到達自性層次後,則又是「一」,也是「無」了。我們看一下自己實際在運作的心:又「多」又「複雜」;但也會覺得自己只有「一個」,不是「兩個」。如果覺得自己有兩個,那就變成精神病患了。正常的情況,我們會覺得自己只有一個,可是我們的心卻又是那麼的多;那麼多的心,又不是我,只覺得那「一個」的,才是我啊!所以,心不簡單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單純哦!

  

我們要怎麼看待這個又是「一」、又是「多」的心呢?其實,可以用這樣一個角度來看:那個握有「主動權」、覺得我是自己的主宰的這部份的心,才叫做「我」;其余的那麼多的心,則是主宰的部下,而部下其實是多得不得了的。

  

以同樣的方式來看身體:我們身上的細胞,尤其是像紅血球、白血球這類的細胞,它們是有自主能力、不受意識指揮的。當白血球在身體裏面巡邏發現害菌時,它不需要請示大腦,就會主動地向細菌宣戰,啓動防衛的功能。這種情況也可以對應到我們的心:有一些「部下心」也是自主的,他們好像被授權了一樣,會獨立作業、自作主張,「主宰心」有時候也管不住他們。你們有沒有發覺這樣的情況?

  

我的師父曾說過:如果我們把自己看成是一個世界,那麼,那個「唯一的我」就是這個世界的「摩酰首羅天」的天主。「摩酰首羅天」就是「色究竟天」,它是「色界」最高的一層天,修行到這個層次,就相當于是「十地菩薩」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正可以說明爲什麼佛法會認爲人身十分尊貴的理由了。

  

人之所以不簡單,與心靈的構造有關,因爲人就是一個世界。也許有人會問:我們這麼小,怎麼算是一個世界呢?佛法裏,小就是大,大就是小;我們簡修法中放大、縮小的修練,就是基于這個道理。而我猜測:佛法會認爲人身尊貴,也正是這個原因。同時,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爲什麼人的資源甚豐、影響甚大、價值甚尊呢?因爲它本身就是一個世界、是比「忉利天」還高的「四禅天」頂端的「色究竟天」的天主!(摘錄整理自20050801周一共修)(莉華、滿妹整理)

  

鍵字:心靈 自性 菩提心 識心 部下心 主宰心 忉利天 四禅天 色究竟天 摩酰首羅天 天主 紅血球 白血球 細胞 細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