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力是無爲法
梁乃崇教授
「願力」是一種內在的動力,它比我們所說的「心甘情願」層次要更深入;「心甘情願」是被動接受,而「願力」是主動的!外在種種條件、限製、規則,都無法阻攔「願力」,它可以改變所有的規定去完成想完成的事,因爲它是至高無上的,它是無上正等正覺!
「願力」也是一種祈願,像民間信仰祈求媽祖、關聖帝君、觀音菩薩等等,這些「祈求」的動作,看起來是向外馳求,但是做到深處,「願力」是會被啓動的。當願力從「本來面目」出來,祈求神明時,神明便是代表「法性」,這麼做,就會使「自性」與「法性」結合。
至于祈求時需不需要有什麼儀式?是有一些儀式,但儀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心!
又可能會有人質疑,我們祈求神佛護佑不要有災病苦痛,但不幸還是發生了,那麼怎能相信「願力」是無比強大呢?事實上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是用「分別心」在問。如果要用「分別心」,就無法了解上述內容。「無爲法」根本不管有效、無效!如果要追究成敗得失、有用沒用,便是「有爲法」,「有爲法」是「分別心」的作用,「分別心」是無法了解「無分別心」所說的一切的,因爲「無分別心」是「無爲法」。以上我所說的,都是用「無分別心」在說。
如何鑒別「無爲法」的「願」呢?就是有效無效並不在乎,成敗得失並不在考慮範圍內——這樣才是「無爲法」;而以「有爲法」發願,就會以「效果」來評判作爲的對錯。
「無爲法」的「願」根本不在乎吉凶禍福,就算天塌下來了,他的「願」還是不會改變;即使被人們整得慘兮兮的,他的「願」仍然沒有動搖;即使局勢的發展並不樂觀,他也不會沮喪、焦慮。因爲那力量完全是內發的,不會因爲他人的
勵而覺得自己做得好,也不會因爲他人的懲罰而放棄;不會因爲成果有效而認可自己是做對的事,也不會因爲成果無效而否定自己的願。唯有如此,才是大無畏、才能頂天立地、才能堅定不移!(摘錄整理自20051226共修)(莉華、滿妹整理)
關鍵字:心甘情願 願力 無上正等正覺 自性 法性 媽祖 關聖帝君 觀音菩薩 有爲法 分別心 無分別心 無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