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實踐「連結」,如土長苗

  

實踐「連結」,如土長苗

  

梁乃崇教授

  

自從明白「連結」在「衆生相」中的重要性之後,我再看一個人「法性廣度」有沒有修到「衆生相」,就不是只看他懂不懂「權力」,還要看他懂不懂「連結」。

  

有些人很會照顧這些「連結」的,你看他,當團體活動進行中有缺口發生時,他就會跳進去把它銜接起來,因爲他在照顧這些連結。當組織中有這樣的人出現時,這個團體便開始形成「衆生相」;如果人們都不會去照顧這些「連結」,甚而切斷、破壞「連結」,那麼這個團體組織便會變得僵化、使人不舒服。

  

如果一個人做事,都是在考量長遠的「連結」,那他就進入了「壽者相」;如果只是考量到短期的「連結」,那就還在「衆生相」。進入「壽者相」的人會有什麼特色呢?你看他談事情,好像都在敘述曆史故事,以及未來的發展藍圖、遠景、夢想……,那就是進入「壽者相」的人。

  

對于實踐「連結」,最重要的要點就是:它是如土長苗的,要等待它慢慢長出成形。

  

這事早在四、五年前我就開始注意到它了,但當時還是很難說得出來那是什麼。後來,第一次能夠有清楚的意識,是2004年美國的修行班,那次,所有的學員都一起上課、一起生活,而整體的學習效果也很好。回國以後,我們也在花蓮南安試辦一次密集修行班,安排大家居住在一塊兒,那感覺就好像回到學生時代,同學們在郊外露營、野炊、遊玩。經過這樣一次共遊,彼此間的感情就變得很好。這種共同生活的環境,使得人們之間的「連結」自然而然地就産生出來。

  

起初,我開始注意到這種細微的現象時,只是有感覺,卻無法用具體的言詞形容;而今,我已經可以明確地陳述與傳達了。所以,一件事,從一開始注意,發展到可以清楚地陳述,是需要一段時間孕育的。我對「衆生相」了解的這個經曆,就像《維摩诘經》〈佛國品第一〉建立淨土的流程,已經發展到「說法淨」的階段了。

  

因爲對「連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所以,日後要如何安排組織發展,就更知道要怎麼做,如此一來,進步就可以很快了。(摘錄整理自20060327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連結 衆生相 法性廣度 權力 壽者相 維摩诘經 佛國品第一 建立淨土 說法淨 如土長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