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智慧就是清楚明白(梁師校閱《楞嚴經》的心得)

  

智慧就是清楚明白

  

(梁師校閱《楞嚴經》的心得)

  

梁乃崇教授

  

人們都覺得《楞嚴經》很有學問,而我講的「能知/被知」看來簡單,好像沒什麼學問。事實上,我的特長正是把很困難、很複雜的東西,變得很清楚、簡單。

  

不過可惜的是,人們看到簡單的東西就會覺得那沒什麼稀奇,因爲那是天經地義,有什麼困難呢?事實上,能把困難的東西變得容易,才是真有本事!但這樣卻會被人們看成沒學問,所以,佛法說衆生都是顛倒的!

  

《楞嚴經》所呈現的方式,是比較深奧的;深奧有深奧的好處,因爲那是「能知/被知」關系的理路和邏輯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佛法本身的本質並不深奧,因爲那是每個人都有的;它之所以讓人感到不易,是因爲闡述者所使用的語言艱深、邏輯迂回。例如「見見非見」,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意思,被這句話弄得昏頭轉向。

  

因爲我對「能知/被知」已經很清楚了,所以,這句話對我而言,並不是難題。「能知」的性質,就是能夠知道;它不能被講,只要被講,「被講的那個」就不是「能知」,而是另有一個「能知」在講它。而「被知」的性質呢,就是可以被「能知」知道。

  

「見見非見」這句話,爲什麼使人感到不解呢?因爲這裏的「能見」與「被見」沒有區分清楚,所以把人給弄昏了。「見」,就是「知」嘛;「能見」、「被見」,就是「能知」、「被知」,只要將句子中「見」字的「能見」與「被見」區分開來,就會一目了然了。

  

意思就是:「你所『看見』的那個『能見』,已經成爲被看見的對象而非『能見』了!。」

  

人們之所以不懂,通常是因爲混淆了。當兩個東西混在一起時,你的心裏會覺得不對勁;但那種不對勁的感受又是模糊的,所以便會覺得困難。事實上,兩個東西本身是很簡單的;狀況會變得複雜,是因爲二者混淆了。就像進出一個房間,本來是件容易的事;但如果發生了火災,而且又是晚上,即使房間並不大,但因爲煙霧的遮蔽,想要逃生就變得困難重重了。經典閱讀也是如此:佛法意涵其實是清楚的;但如果被混淆了,即使它原本是簡單的,也會使人困擾萬分。

  

智慧就是清楚明白!只要有本事把事情弄清楚,就是具有智慧的能力!(摘錄整理自20060529周一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楞嚴經 能知 被知 見見非見 智慧 清楚明白 能見 佛法 衆生 顛倒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