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U型理論」就是「入解脫門」與「出菩提路」

  

U型理論」就是「入解脫門」與「出菩提路」

  

梁乃崇教授

  

看完《修練的軌迹》之後,我有一個感想:此書的四位與談人正在找一個東西,而他們想要尋找的,已于書中透露出一些端倪──這個尋找已經展開了,也有些許輪廓,但尚未完成。它雖然還是模糊的,但我已經知道那是什麼了。他們想完成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圓覺佛法初階、中階、高階課程的教材!這就是我看完此書的感想。

  

書中所談的「U型理論」,用我們的話來說明,會更加清楚。書中原本闡述的「U」字,底部是朝「外面」,開口向「自己」;(編者按:請各位讀者在閱讀這一段時,把「U」字放在水平面上。)我認爲,最好是反轉過來──底部是朝「自己」,開口向「外面」,于是,左邊直線由「外面」往「底部」的方向,就是「入解脫門」的方向;而「底部」就是「解脫門」;由「底部」緣右邊直線向外出去,便是「出菩提路」。用更簡潔的話來說:左線是「攝心內證」、是「不顛倒心」,右線是「向外馳求」、是「顛倒心」;「底部」就是「純粹的能知能覺」。

  

與談人對于「底部」現象,一直覺得很神秘、很難探究,這是當然的,因爲「純粹的能知能覺」不是言語所能形容的。而心靈運作的兩個方向──「攝心內證」與「向外馳求」,他們也已經發現。他們能夠摸索到這個程度,實在是不簡單!

  

《修練的軌迹》書中還有一個優點,那是圓覺佛法初、中、高叁階教材所缺少的部分。我們所做的,是教個人修行成道;他們則是要帶著一個團體、一群人,一起修行。這個部分是我要向他們學習、並吸取其經驗的地方,因爲書中談到了許多團隊修行的技巧;而圓覺佛法也有他們需要的東西。

  

書裏談到,當參與者即將靠近「U型」的底部時,大家會靜默下來,接下來發生的,便是自然流現,而不是刻意製造的。「整體」的大生命,有祂要走的方向;而大多數的個人,都局限在自己的小框框。如果人們可以拿掉自我的執著,心靈就會變得開闊、廣大,並與「整體」相應。這個「整體」所指出的未來,並不是被策劃出來的,而是被人們提早看到的。所謂的「自然流現」,是人心處于空靈的狀態,因而得以與「法性」相應,所以,可以提早感受到一些大趨勢。例如:企業會獲利,是因爲它能夠比別人更早看出市場的演變,這就是企業獲利的能力和源頭。

  

最後,書中還談到「生命的目的」。通常,一般個人所追求的都是局限在小框框之中,好像在小山洞裏過日子;其實,山洞外面還有一片寬廣無際的天地──在這裏,個人的生命是可以與整個天地萬物融成一體的。然而,這個「整體」的目的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本書最後結語部份的標題是〈人類消失了以後,大猩猩還有希望嗎?〉,其中所提出的思考是:「人類這個物種的目的,在更大的生命網絡之內、在宇宙之中,人類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人」是「整體」的一部份,而「人」之于「整體生命」的目的,有何重要性呢?

  

各位已經知道答案了,我們早就解答過了,那就是──修十叁地菩薩──當整個大宇宙的生命,與修行成道的覺者的生命結合時,就是「自性」與「法性」融合爲一的時候。

  

他們沒有學佛,只是靠自己摸索,就能問到這個層次的問題,真的很了不起,不得不佩服他們。(摘錄整理自20060703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修練的軌迹 圓覺佛法 初階 中階 高階 U型理論 攝心內證 不顛倒心 向外馳求 顛倒心 純粹的能知能覺 入解脫門 出菩提路 整體 大生命 團隊修行 自然流現 生命的目的企業 市場 演變 人 十叁地菩薩 修行成道 覺者 自性 法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