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修練的軌迹》自我檢視
梁乃崇教授
深入思考《修練的軌迹》,我甚至覺得,這本書真正的原動力,是奧圖在十六歲那年所體悟到的「永恒不變的我」,引領他們走出這條路來,那是最核心的動力!
奧圖˙夏默,他是有體會的,就在他十六歲那年,他家農場燒光了的那一刻,體悟到了「永恒不變的我」,這是很不容易的;如果奧圖沒有這個經曆,他們恐怕是走不出來的。這當然是我個人的觀察。我是以什麼爲根據呢?我從他自己對這個體悟的描述,以及這個體悟對他的影響──他的看法從此改變了,並且與一般人不同,我是從這裏來判斷他的深度大概是在那裏。
所以,大家可以好好地、認真地看這本書,其中,他們所遇到的事情、他們所做的反應,如果發生在你身上時,你又會如何?拿他們所遇到的修行上的問題,和自己做一個對比,是一種不錯的自我檢視的工具。當然,他們講得不夠清楚的地方,你也可以把它挑出來,並且提出更好的看法,這對你們修行是會有所助益的。
我是如何與這本書互動的呢?我舉一個例子:關于「自然流現」,在最後兩章,有很多地方,他們是弄不清楚的,並且掉入基督教崇拜上帝的模式。這個模式是什麼呢?他們要把自己變成服侍上帝的工具──讓自己成爲一個承載上帝意旨的器皿。他們的思考掉入了這個陷阱,我想,原因是他們基督教、天主教崇敬上帝的的文化背景,種進了心靈深層,因此,在探究「U型」底部的過程中,這些觀念不自覺地冒了出來。
雖然如此,但是他們很警覺,他們做了更進一步的反省:如果我們是「器皿」,不就會變得沒有自主性嗎?那我們會變成什麼呢?如果我們是「器皿」,不再有自主性,那不就成爲一個機器嗎?如果我們是承載神的意旨的「器皿」,那麼,也會有可能是承載惡魔邪念的工具啊!
這個反省到後來引出了一個實例:那是德國納粹倒臺後五十年,有人對希特勒的秘書所做的一次訪談。他回憶希特勒倒臺前最後幾個月的狀況:他們那些人好像變成機器一樣!他想不起來自己當時的心情,也不知道要恐懼,根本就是麻木的,好像整個人都被凍結了一樣,沒有感情、沒有感覺,即使炸彈就在不遠處轟隆隆地響個不停,他們依然堅守工作崗位,一心一意地想完成工作,種種行爲好像變成公式一樣,自己就像工具、器皿一般,完全沒有清楚的自我意識。
這五十年來,這位秘書始終不敢告訴別人當時的情況;直到後來有人訪問他,他才講出那時候的心理狀態。他最後補一句話:「我終于可以原諒我自己了。」他被這些壓得好苦哦!就在這次訪談的內容被播出之後沒幾天,他就去世了。
當這幾個人准備把自己變成「器皿」,以服侍上帝、衆人、宇宙生命時,他們做了這個反省:我們會不會有變成無自主意識的機器的危險?
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他們,能夠反省到這個層次,這些人真值得尊敬!不過,雖然他們有檢討到這一步──不能喪失自己的覺知能力,但也仍有不足的地方。(摘錄整理自20060703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修練的軌迹 奧圖 永恒不變的我 自我檢視 工具 自然流現 基督教 上帝 模式 器皿 陷阱 天主教 文化 心靈深層 U型 觀念 惡魔邪念 反省 德國納粹 希特勒 秘書 自我意識 工具 衆人 宇宙生命 自主意識 機器 覺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