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分別中有無分別」,是世間美妙境界

  

「分別中有無分別」,是世間美妙境界

  

梁乃崇教授

  

佛法教我們要「無分別」,但在世間該怎麼做呢?在世間對「分別」與「無分別」我們可以做的是另一種境界是:「在分別中有無分別」──這是我們做得到的。這樣就是《金剛經》的「是名」狀態,也是《維摩诘經》的「不盡有爲、不住無爲」──那是《金剛經》的double,是這本經典中最精彩、最美妙的部份。

  

我曾經舉例,什麼是「分別中有無分別」的愛:兩個人談戀愛,他們的愛是有範圍的──這愛專屬于他們兩個人。他們對于彼此的愛的深度,是可以做到無條件、無爲;但對于別人,則是有條件的。這樣子的愛才是最美的,是人人所向往的。如果兩個人之間的愛是有條件的,那就沒意思了;如果無條件的愛是以每個人爲對象,那也不美了。只有像《維摩诘經》中,釋迦牟尼佛陀對衆香國菩薩開示:「不盡有爲、不住無爲」,這段內容是世間中最美的。

  

以前我講愛的極致,是無分別、是無條件的接納一切。于是就有人提問了:「一個妻子,對待所有的男人,如同對待她的丈夫一樣;一個丈夫,對待所有的女人,如同對待他的妻子一樣,是做到這樣的無分別嗎?」他的質疑其實是有道理的。只在兩個人的範圍中,做到無分別,這樣的愛對于世人而言,才有意思。

  

在小範圍之內,體會到「無條件」的性質,與擴大範圍,對所有一切都無分別地接納,兩種情況的「無分別」的性質是一樣的。

  

我覺得談戀愛是在修行;當一個人的愛真的能做到無條件的水准,就是有了慈悲喜舍的真實體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