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的四個層次:
做對、做成、做好、做到極致
梁乃崇教授
「實踐」是很重要的,而「實踐」又分四個層次:做對、做成、做好、做到極致。不是有「做」就算完畢了,還要做到極致!
很多人以爲說了就算完成了,根本不知道要去做;知道要落實執行已經不容易了,還要做成、做好、做到極致,就更難得了。要做到極致真的不容易,但那確實是我們的目標。
所謂極致,就是沒有底,因爲好了,還可以更好!通常人們都喜歡劃定界線,以爲做了就可以結束了;不喜歡做了之後,還要繼續做,因爲永無止境讓人覺得很辛苦;而極致就是永遠沒完沒了地追求更好。豐田汽車Lexus的電視廣告有一句廣告詞:「追求完美,近乎苛求。」其實那就是在追求極致。
修行也是一樣,要有追求極致的精神。能做到這樣就是在展現實踐能力,而這也是企業經營所說的執行力。很多人只會說,卻不會執行。
真正會執行者,都是對細節能夠掌握的人;如果對細節無法掌握,很難有貫徹到底的執行力。我們的社會慢慢地會有很多問題出現:像金融業發生了一些事──某家企業進行重整,快要倒閉了,連帶影響另一家銀行,發生民衆擠兌的現象。此外,高鐵通車很多細節都亂了套。從這些狀況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我們社會的執行力正在流失、衰退──這是滿危險的!起初也許都是一些小問題,但持續累積之後,就會變成大問題;只要一個外在沖擊出現,所有弱點就會暴露出來。
我們社會的執行功能正在喪失、解體中,往後會有很多麻煩發生。起初也許看不出來,但當它解體到臨界點時,崩潰危機就會出現,這個是要很小心的。
執行能力是要不斷地累積才會成功的,所以同類型的事情要不斷地操演,這是很可貴的!修行班也是如此,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有系統地組合起來,才變成一個團體的活動。這些活動不一定要多麼偉大,真實的實相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組合起來的。
修行一樣要重視實踐,當一個人真的不斷實踐修行,就可以看見他的煩惱減少了,也比較穩定、自在了,領悟力、智慧、無師智出來了,心靈也更加解脫了;也可以說他的執著逐漸減少,而麻煩、業障也愈來愈輕。——這些都需要不斷地實踐修行,才能如此。
我希望大家對于「修行成道」這件事,能不斷地進步,能夠做對、做成、做好、做到極致!(摘錄整理自20070108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實踐 層次 做對、做成、做好、做到極致 豐田汽車Lexus 廣告詞 執行 追求完美 近乎苛求 追求極致 企業經營 執行力 細節 高鐵 實相 煩惱 麻煩 穩定 自在 領悟力 智慧 無師智 心靈 解脫 執著 業障 修行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