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人都有主動權

  

人人都有主動權

  

梁乃崇教授

  

人人都有主動權。

  

但重點不是如何發揮主動權,而是要體悟自己是有主動權的。我們不斷地在做決定、時時刻刻都在下決定──這就是在行使主動權。這個情況是要體驗的;如果未曾體驗,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做決定,都是被決定的,就像是受騙上當,會認爲自己是「被騙」的。

  

當然,有些情況我們還是被決定的。例如,上學讀書,被分發到某個班級──那是整體大環境的結構;但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還是你自己在做決定的,而且是不斷地在做決定,沒有人能替代。

  

我們不是單獨一個人活在這個社會,我們必然得和很多別人相處;每一個別人,也有他自己的主動權。當兩個主動權相撞時,那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例如夫妻在一起時,就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到底是我的主動權大,還是你的主動權大?

  

這個部份,我在談「主動權」時,並沒有拿出來談;談「十二因緣」時,也只講一個人的情況,至于二個人的「十二因緣」相遇時,會産生什麼作用,並沒有討論,也不准備討論,因爲當你自己一個人都還沒弄清楚時,怎麼談兩個人之間所産生的交互作用?但在實際的生活上,那是確實會發生的情況。

  

我沒拿出來談,不是不管,而是你們得先把自己一個人的情況理清楚之後,才能談如何與他人的主動權互動。在談這麼複雜的情況之前,我就教大家一些最基本的:每個人都有「十二因緣」,也有「本明」,大家的「本明」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所以,你要去尊重別人,別人也要尊重你,雙方要平等對待。此外,要用友善的心來互相接納,並且學會聆聽、表達和溝通。如此一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就會和諧。

  

當然,人世間並不是這麼理想。也許你想溝通,卻被對方拒絕;也許對方也想溝通,但彼此卻雞同鴨講,兜不攏……難以溝通的狀況很多的。

  

不過,遇到這些狀況,也不困難,你就去找那些比較好相處的人,這並不是做不到的事;但也有些對象是無法選擇的,例如親子關系、兄弟關系,若遇到麻煩,那就要學習忍耐,把它當作無所謂。(摘錄整理自20061204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主動權 體悟 決定 十二因緣 本明 平等 尊重 友善 接納 聆聽 表達 溝通 和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