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知
梁乃崇教授
佛經常會這樣敘述:菩薩對現象和狀態都是「如實知」。什麼是「如實知」?「如實知」不只是清楚的認知,更是一種明確而實際的feeling。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在一些迎新、送舊或慶祝的活動中,當活動近尾聲的時候,常會有點燈的儀式,每個人手上都捧著蠟燭。我就要問:當你手上捧著蠟燭時,你對所捧的蠟燭有沒有如實知?你知道自己手中有蠟燭,你也知道蠟燭的燭火已經點了起來,但你對那燭火有沒有如實知?
什麼樣子才叫做「如實知」呢?如果要我講的話,就是你要專注地去感覺那個燭火──你要非常地專注,把其它事都忘掉,只注意那燭火;你要專注地去感覺燭火的光、燭火的熱。這樣你對這光、熱就會有不同的了解。
當你手捧蠟燭,看見了燭火,也知道了燭火的光與熱,這是一種「知」,也是如實的,但你還可以再深入。
你若能非常專注地去感覺那光是什麼、熱是什麼;然後,再把自己的心融入那個燭火裏去──這樣你對燭火就會有更深一層的如實知。
若拿第一種層次的「知」與第二層次的「知」來比較的話,第二層次的「知」就更加如實了。然而,到了第二層次之後,還可以更深入、更如實啊!
什麼是更深入的如實知呢?當你自己投進了燭火裏面──其實是你進入了你對火的光與熱的感覺之中,這時候,你全身就會燒起來,就像燭火一樣;再深入下去,所謂的「拙火定」就會出來。這也是如實知啊!
這樣做之後,還可以擴大──在時間上,把過去連到現在、連到未來,使之連綿不斷;在空間上,則可以遍覆叁千大千世界。這個就是如實啊!而這樣的「如實」,絕對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概念。
所有的「如實知」都不會斷盡,不會說:「我到這裏就停止了!」,不會的,如實知是不斷不盡的!
彼得˙杜拉克也曾經提過類似的事情:知識可以傳授,但經驗不可以傳授。他舉了一個例子:「玫瑰花有玫瑰的香味」──這是概念,這個概念是可以傳授的,而你也可以記起來;如果有一個人問你:「玫瑰花是不是有玫瑰的香味?」你也會答「有!」──這是知識,你學了就會知道;但這樣的知識無法讓你感受玫瑰花的香味是什麼。他認爲「知識」與「經驗」是不同的──「經驗」這個詞是翻譯過來的,我會說是「體驗」。
那要怎麼體驗呢?很簡單啊!就拿一朵玫瑰花聞一下,那就是體驗!這樣的體驗就是feeling啊!就是感覺啊!就是如實啊!如果你只是學到「玫瑰花有玫瑰的香味」,也會講,但是從來沒有聞過,那就是虛的、不如實的、隔了一層的。要真實的話,就要真的拿玫瑰花聞一下,就有啦!這個是體驗、是feeling,feeling就是這樣實際!
像彼得˙杜拉克也注意到這些事。這些大師們寫了很多有關企業管理的書,其實他們所傳授的還是知識。企業管理到底是什麼味道,你光看他們的書是學不到真實的況味的;終究還是要自己去經營,真的去企業裏工作,才會知道那是怎麼回事──就像你真的聞了玫瑰花的香味一樣。
真的去體驗,才是「實」;而光說不練,就是「不實」。而且不只是「實」,如實知是不斷不盡的!(本文摘選自20070312經典講座)(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如實知 feeling 蠟燭 燭火 光 熱 拙火定 時間 過去 現在 未來 空間 叁千大千世界 概念 彼得˙杜拉克 知識 經驗 玫瑰花 香味 體驗 企業管理 實 不實 不斷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