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連結的機製就是同體

  

連結的機製就是同體

  

梁乃崇教授

  

我們說修行的次序是先達到「同體」,然後再進入「空無」的境界。有同修便問:走「自性」深度而證羅漢的行者,與走「法性」廣度超越「四相」的菩薩行者,二者都是先經過「同體」再進入「空無」嗎?修羅漢和修菩薩所曆經的「同體」,是否一樣?

  

「同體」是「無分別」,但是它是有被知的對象的,那個「被知」你會感受到:「看起來好像不一樣,但其實是相同的、是同體的」──這個就是進入了「同體」。進入了「同體」,這個「同體」還是一個被知的對象;到了「空無」之後,這個「被知」的對象沒有了──這個「被知」的對象跟能知的「空無」又一次無分別、融成一體,這時候你無法再去感受什麼「同體」、「不同體」,你的感受就是「空」。

  

至于這和法性的廣度有沒有關系?還是有關,就是「大空自在」,沒有了!那個地方就是又再進一層了,這沒辦法講;要講的話,就講到「空」、「空性」,就是「大空自在」了!

  

如果已進入「自性與法性合一」來看「自性」的時候,「自性」是小的;但是,若只在「自性」那個地方,他也不覺得自己小啊!你若說他小,他會不服氣的!

  

「同體」也就是和萬物生靈融和爲一體,當你比較有那種空靈的感覺時,就是有點「同體」的味道了。你們想想看:虛空是不是同體?你能不能把虛空剖開?沒辦法的!《楞嚴經》提到有一個人在某個國家,將瓶子打開,讓「空」流進去;然後,再把瓶子帶到另一個國家,把它打開。請問:原先那個國家的虛空有沒有少一點呢?另一個國家的虛空會不會增加一點呢?沒有的!兩個國家的虛空都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這個大家都知道。這就是「無分別」,它無法被切割、被分開,它本身就是同體的。

  

我再重複一遍:同體的feeling就是你去體會你的手、腳和頭,它們絕對不會彼此爭執──你的腳不會抱怨你的頭說:怎麼老是在我的上面!不會有這種事;如果有,那就代表他們已經不同體了。

  

我們討論過「連結」,要修「連結」的時候,就是在各個連結的地方去建立同體的感覺。「連結」的機製就是「同體」!(摘錄整理自20070305周一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同體 空無 自性深度 羅漢 行者 法性廣度 四相 菩薩 被知 無分別 融成一體 空 大空自在 自性與法性合一 楞嚴經 feeling 連結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