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只要覺醒,就可以回到原點

  

只要覺醒,就可以回到原點

  

梁乃崇教授

  

第一個能知能覺才是修行之路的「原點」、「起點」;學佛要從feeling入手,才能與「原點」比較接近。

  

就以持咒爲例,如果你做功課時的持咒,是著重在念咒的頻率准不准、咬字發音是不是正確──這種情況的持咒,就與「原點」的距離很遠了。同樣是持咒,有的人根本是定在「本來面目」持──這就是所謂的「陀羅尼」,這種情形與「原點」就很靠近了。跟「原點」愈靠近就是愈進步、愈深入,也愈如實,那樣才是真實;不然的話,就沒有那麼可靠!

  

這層層的差別,我們都可以省察──現在與「原點」之間到底隔了多少層。如果可以覺察出這一層層的距離,你就等于找到了回到「原點」的路──也是回家的路。

  

當我們距離「原點」很遠時,與它之間是隔了很多的層次;但是,我們離開「原點」是一下子的事情──事實上,我們是「跳」出去的;而且,一跳出去之後,就把「原點」給遺忘了。

  

但是,不論你跳得多遠,你還是從「原點」跳出去;而且盡管你遺忘了「原點」,而且不斷地跳出去,你還是從「原點」跳出去的。所以,只要你去回顧,自己是怎麼跳出去的,你就有辦法回去。

  

你跳出去了,在外面了,是不是就沒有「原點」了呢?是不是永遠在外面,而沒有在「原點」呢?不是的!跳出去,並不意味著你就不在「原點」,你實際上就是在「原點」,只是你遺忘了──你跳出去,不只跳一次,而是一直不斷地在跳;就在你一直不斷地往外跳出去之時,你也一直還是在「原點」,而你也不斷地在遺忘!你是不斷地跳出去,也不斷地把「原點」忘掉!

  

並不是你跳出去了、遺忘了,你就沒有「原點」了,而且一直留在外面,不是這樣子的!是你不斷地從「原點」跳出去,跳出去之後,把「原點」給忘了,但是,你還是在「原點」;而你又繼續跳出去,每跳出去一次,就把「原點」忘掉,每次又都回來,又再跳出去、跳出去……,真實狀況就是這樣。

  

你的本覺、能知能覺根本沒有不存在,只是你一直把祂忘掉;你一直保持在「原點」的狀態,可是,你就是要把祂給忘了。就算你跳在外面,你認爲你在外面,其實你還是不斷地「回到原點」,又從「原點」跳出去,不斷地重複這樣做。

  

要回到「原點」這件事,根本是你只要覺醒就可以了!你只要能夠覺察,就可以回到「原點」。(本文摘選自20070326周一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修行之路 原點 起點 學佛 feeling 持咒 本來面目 陀羅尼 如實 真實 本覺 能知能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