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爲法」才不會疲厭
梁乃崇教授
有一位同修告訴我,說他很希望母親可以和他一起來共修,所以每到星期一就會對母親說:「媽,今天晚上要共修,一塊兒去吧!」但是媽媽都會回答:「不去!」這樣的反應常常讓他覺得非常沮喪。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容易遇到類似的例子,就是自己有一番好心意,但是對方不願意接受,自己便會有挫折感。遇到這種事,我們該怎麼做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無爲法」面對。
就像是同修母親那樣子的反應,也要尊重啊!她的反應使你感到沮喪、挫折──挫折也算是疲厭的一種。如果你對她的反應,根本無所謂,那就是沒有疲厭。如果有「愛見大悲」,就會疲厭。這個地方,我們可以拿來自我檢查。
你之所以會疲厭,主要是因爲你是「有爲法」。你一定要把母親帶來精舍共修──你是有目標的;如果被她拒絕,你就會不舒服。若你用的是「無爲法」,你就是講好聽的話:「等一下我要去襄陽精舍共修,滿好玩的,你要不要一起去啊?」你根本沒有期待她一定要去或不去;她去了,你也不會覺得是自己成功了;她不去,也不會覺得是自己功夫不夠好。若沒有這個框框的話,你根本不會疲厭。請她去,只是順口說說的好聽的話而已,她要去或不去,都是無所謂的。
當你是這麼無所謂時,她不會如此堅定地回答你「不去!」因爲你問問題時,她感覺到你是有企圖的,所以她要明確地拒絕你。如果你說的時候,根本是沒目的的,只是隨口說說而已,她不會感覺有不得不去的壓力,她就不會拒絕你了。她之所以拒絕你,是因爲她有壓力,所以她要把那個壓力泄掉。她來不來精舍,並不是因爲看你修得好不好,她才沒有那麼多想法呢!她只是感覺到你在邀請她時,是給了她壓力的。
人們都不喜歡有壓力,我們跟人相處最好的狀況,就是彼此都不會覺得有壓力。所以遇到這樣的狀況,大家要學的是:怎麼樣才不會給人壓力。這是不容易的哦!只要你心裏對對方有什麼企圖、期待,都會讓人産生壓力。只有什麼狀況不會給人壓力?「無爲」!你一無爲時,什麼壓力都沒有了。所以,有爲法,是會産生壓力的;無爲法,是沒有壓力的。
「無爲法」聽起來比較深奧難做,換一說法就是「多用心,少用腦」。用腦,會産生壓力,是有爲法;用心,會傾向于無爲法。那些用腦的人,都給人很大的壓力,也給自己很大的壓力。
說起來,憂愁、煩惱……都是壓力,會給自己壓力,也會給別人壓力,這些都是我們感受得到的。壓力是很沈重的,我們修行就是要學會把這些壓力泄掉;能夠沒有壓力了,就算是進步了。修行到最後都會有「輕安」──就是「輕松安心」的意思。(本文摘選自20080630周一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愛見大悲 疲厭 無爲法 有爲法 多用心少用腦 壓力 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