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境心不起才是修行成功
梁乃崇教授
對于修行,我們可能會認爲那些壞的事情我不做,我只做慈悲喜舍這些好的修行的事情,至于貪嗔癡慢妒我不做,我就可以修好。是不是真是這樣呢?我不認爲!我認爲,那些貪嗔癡慢妒都是麻疹,這個麻疹你要怎樣才會好?就是要發出來嘛!你發過麻疹就不會再發了。我會把貪嗔癡慢妒看成是一種麻疹,貪是貪麻疹,嗔是嗔麻疹,每個都是。而且這個貪麻疹有一號、二號、叁號,一直到N。N呢!趨近于無窮大。嗔麻疹也是,每一個都一樣,你發過了就不會再發;你還沒有發的,你就是會發。
而那個不會發的原因是什麼?你真的覺得夠了,不想要,就夠了;如果你還是覺得不夠,那還要發。我就想起了,有人從大陸剛到臺灣來的時候,看到臺灣的香蕉,好香,好好吃喔!結果一籮筐的香蕉他一吃就把它吃完了!吃完以後就怎樣?以後看到香蕉就怕,再也不敢吃香蕉了。這就跟發麻疹差不多,你發過了以後就沒有了,再也不會想要了。
所以,我說像阿逸多王,他出身貧窮被人家看出來了,所以,人家就要讓他富貴荒淫一下。他從來也沒有這樣做過,所以,就很容易著迷,很容易上當。不過,他受過這樣子的一次麻疹,發過了以後就可以修出來了,沒有發過是不行的。
當我注意到這一點的時候,就看到很多人很勇猛的要沖向地獄,還自以爲很得意。以前,我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那麼壞,現在覺得不是,那是他要發麻疹,還沒有發過,就讓他發個夠吧!發過就好了。這是我的觀點啦!當然我知道,我這個觀點不全對的。爲什麼?什麼叫做發過?因爲有無窮大,根本就發不完呀!怎麼樣子叫做發過了?這個才是真正的要點。有人這麼發一下他就夠了,有人發了無窮大還不夠,而且無窮大這個數字是永遠不會到的,那就永遠不會夠啊!所以,你純粹用數量上這樣看是不行的。關鍵還是那個人的心,如果他覺得不要了,真的不要那就是夠了;如果他還沒有覺得真的不要,那就還沒有夠呀!那就繼續發吧!
我也不知道發到什麼時候才會真正的夠,真的不知道。真正覺得夠了,就好像香蕉吃多了不要吃了一樣,看了就不會想要,香蕉再來,也不會引起他的食欲。所以檢驗的話,就是那個境給你,你不生那個心就成功了,這才是真正的成功。也就是貪嗔癡慢妒的境現在你眼前,但是,貪嗔癡慢妒的心起不來,對境心不起,這就是成功了。這就是檢驗的方法,對境心不起的檢驗。但是,對境心起了怎麼辦?只好讓它發個夠呀!發到它不想起呀!
當然,我們想要來把它卡住,用戒律來把貪嗔癡慢妒綁住,應該也有用!但是,那個很難禁得起考驗,人家來設計你的時候,你就會中計。你如果靠戒律這樣子守著、綁住,你的識心還是會起波動的,禁不起考驗。所以,只要我們能夠練到對境心不起,你自己就可以給自己肯定,OK了。只要對境,心裏還是會起,那就是還要努力!
所以,我現在不會相信一般人稱羨的聰明才智,學問高超,那個沒有用,一考驗就垮了,真功夫都要經曆過這些過程才練出來的。對于那些還在經曆這個過程的人,以前我會覺得,你怎麼那麼壞!不想理你、不想度你了!現在不是,喔!我現在覺得是你正在發麻疹,好好去發吧!我照樣迎接你,照樣接受你,等你發夠了,忏悔夠了,你就會好的。(本文摘選自20110414梁師周四開示)(憶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