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蔣陽洛德汪波簡介

  蔣陽洛德汪波簡介

  蔣陽洛德汪波尊者是極爲著名之大成就者、大智者,他降生于火羊年(1847年)的一個殊勝吉祥佳日,父名巴諾爾,母名雲吉。其父乃衆多智者之種姓,其母則秉性善良,且對叁寶極具信心。在他出生的時候,大地上現出衆多瑞相;天空中則飄浮著朵朵呈現出八吉祥及僧幢等圖案的白雲;而母親在整個生産過程中一絲一毫的痛苦都未曾感受。降生之後,他那嬰兒的小臉就似月亮一般潔白、可愛,衆人見之個個心生極大歡喜。

  叁歲時,他的所作所爲就已經與同齡孩童迥然有別:小小年紀的他不僅對叁寶深具信心,對那些可憐的衆生也能自然而然心生悲憫。同時,他所說的話語非常真實;心相續亦調柔平和,從不生嗔恨。每當看到貧窮者時,只要手中有東西,他馬上就會傾囊相送;若值遇出家衆或佛塔、佛經、佛像等叁寶所依,他立刻就會以青稞等糧食以及鮮花等物恭敬供養。平日裏,他還常常作出種種舉行灌頂、開光、傳法等活動時所經常用到及擺出的手勢、姿態,諸如此類的行爲在在處處都顯露出一個本性高貴、智慧超人者的天賦特點。其叔父乃一通達佛法之大上師,見聞目睹侄子的各種表現後就說:“我的這個侄子將來在弘法利生方面必大有發展。”

  長至五歲,叔父又對他作了特殊加持:給他頭上戴上一頂黃帽子,脖子上則系了一條紅色金剛帶。叔父並且要求這個聰穎的孩子一定要以出家的方式進行聞思修行等活動,並最終證道;而他的父親則答應了這些要求。

  等他長到六歲時,一邊繼續享受孩童遊戲,一邊就開始了文字等共同學問的學習。此時,他的各方面表現都與一般凡俗兒童截然兩樣,其境界、信心都令衆人羨慕、贊歎不已。

  九歲時,母親雲吉過世,在將家産供養給叁寶以廣行善事後,他與父親一道舍俗出家,于艾汪寺正式削發爲僧。他首先在香巴更嘎上師前受了居士戒,得名慈誠江措;後又在更嘎丹增上師前受了沙彌戒,得名蔣陽洛德汪波。接著,他于索南彭措上師前聽受相關灌頂,並學習儀軌、手器等方面的知識與使用方法,終將細微以上的學處全部從傳承上師處得到並通達。他還曾跟隨晉美華丹上師學習文法、聲明、詩學、曆算、天文等學問,在他十歲時,又來到具叁恩德之上師塔色堪布面前聽聞佛法,並將有關顯宗的諸多經論之傳承圓滿得到。其後,蔣陽洛德汪波又在雪域大班智達全知麥彭仁波切座前聽受了《集量論》、《釋量論》、《定量論》等印、藏大德所造的關于因明理論的著作,然後他就開始爲《量理寶藏論》作注——這就是在如今的薩迦派、甯瑪巴等各大宗派的佛學院中被廣泛使用的《量理寶藏論釋》一書。同時,他還將《辨叁戒論》等教言、論著聞思圓滿。在學習《入菩薩行論》、《入中論》時,他的相續中生起了真實無僞的菩提心;而像以《現觀莊嚴論》爲主的所謂五部大論,他則在多位上師前聞聽過數次。尊者後來自己感歎道:“那些有聞思經驗的老修行真令人倍感希奇!而一般剛剛開始聞思之人則很容易就陷入迷惑的境地。我的一位上師雖已年逾八十,但他講經說法時卻連絲毫的疲勞感都不會産生。”

  從十一歲開始,尊者四十年中一直都依止大班智達蔣陽希日江措上師,並從上師那裏享受到了數不盡的妙法甘露美味。在這期間,他從未中斷過聞思修行的步伐。有一次他曾如是說過:“我年輕時,除了在聞思修及念誦經典上花費時間以外,基本上未浪費時光于別的瑣事。”他身邊的人則評價說:“從小時候開始,他晚上就很少睡覺,因而腰帶也不曾解開過。只是到了中夜時分才會略微小睡片刻,天不亮時就又起來思維法義並開始背誦了。”

  在他背誦《如意寶樹》時,每當公雞剛開始啼鳴,他就點亮油燈並全神貫注地背誦起來。結果某次在背誦過程中,于面前的虛空中忽然顯現出一位坐在莊嚴坐墊上、面帶微笑、身著白衣、頂有發髻、相貌威嚴的上師,尊者一見立刻對其生起不共的恭敬心。那位上師則說道:“善男子,你生生世世中依止的善知識就是我!將來請到我面前來!此後不久,請前往東方,此行必有重大意義。在此過程中,不會出現任何違緣。”尊者當時的境界中即現出了這般景象。刹那間,他心中的一切能執、所執之桎梏盡皆消散,與此同時,遠離戲論之光明智慧也遽然現前。

  他日夜修持十種法行,諸上師見之皆心生歡喜。一次,更嘎江參上師讓他上前並給予其黃文殊、妙音天女灌頂,還諄諄鼓勵他說:“種姓成熟之智者,你將來必會對衆生有所利益。”言罷又賜予了他種種圓滿法器。從此之後,尊者的修行愈發精進努力,其智慧等功德則空前增上。上師見狀遂及時鼓勵道:“你此前的顯密經論背誦業已圓滿究竟,從今往後,應再上層樓、繼續不辍修行。等修行取得一定的感應與驗相、有了些成就及證悟後,應以智者講、辯、著這叁大方式去弘法利生。”

  十五歲時,當某位全知大堪布開始宣講顯密教言時,他則來到其前恭敬聽聞教授。在上師傳法的六個月當中,每天他都要用叁座的修法時間力圖將大法融入自心。從前行一直到正行,他終于打下了密宗的穩固根基,且將正行修行圓滿。其後,爲在上師面前積累起廣大資糧,他又將全部財産悉數供養。

  每當看到那些可憐的衆生時,他都會生起無法遏抑的難忍悲心;而以觀音儀軌行持的八關齋戒亦被他受持了二百多次;平日裏只要遇見可堪悲憫的困苦有情,別說直面他們的悲慘境遇,就是聽聞到一些有關他們淒苦經曆的事情,尊者也是于心不忍並要難過、哀傷半天;他尚經常對一些非人、餓鬼給予回向,每日還不間斷念誦觀音心咒兩千遍,並及尊勝佛母心咒、普賢行願品若幹,且以之普皆回向;爲忏清自他罪業,他每日還要不斷念誦《叁十五佛忏悔文》、百字明及修習上師瑜伽等,並以之爲日常功課……

  二十叁歲時,尊者于艾汪寺衆多僧衆面前獲得金剛阿阇梨稱號。從此後,在五年左右的時間裏,遵循傳統沿襲,他一直按照上師所應行持的軌範要求,將指導僧衆念誦、注重自他威儀等日常修爲一一嚴加落實,乃至細節以上的微小部分亦恪遵律令、謹持不犯。作爲金剛上師,他要求每一位修行人都要牢牢關閉非法惡行之門,務必使僧團成爲引發衆人生信的殊勝對境。不論何時何地,他都能夠做到戒律清淨;佛製的安居等行持規定,他均完全、徹底地遵照執行。不僅如此,每年他尚要爲成百上千的沙彌、比丘傳戒。

  二十七歲時,他的一位金剛上師要求他將散佚、零散的續部典籍重新整理、結集一番,上師的意圖是想讓他把所有散失的續部全部結集完畢。接受了上師的指令後,他堅定、沈穩地發願道:“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一定會精進不懈地進行結集!懇請諸傳承上師慈悲加持我的相續!”經他結集之續部(也即通常所謂之《續部集》)後來陸續在德格印經院排版印行,此舉對佛法的弘傳流通實可謂貢獻巨大。

  二十八歲時,尊者依止文殊菩薩之化身——蔣陽欽哲汪波——的時機因緣業已成熟。當時他獲得了一秘密空行之授記,告訴他應立即前往康區:“善男子,若即刻動身便可面見上師尊顔,你心中所想關乎佛法之一切事業皆可得以成辦。”之後,他即擇一吉祥日動身前往康區,途中盡管遭遇了強盜侵擾等違緣,但他最終還是如願以償地見到並依止了蔣陽欽哲汪波仁波切,而上師也慈悲攝受了他。

  尊者一生當中最重視爲弟子講經說法,他前後宣講的佛教經論主要有:《毗奈耶經》、《大乘阿毗達磨》、《俱舍論》、《中論》、《中觀四百論》、《入中論》、《彌勒五論》、《入菩薩行論》、《嘎當弟子請問書》、《七修心》等。後來他經常對門下眷屬教誡說:“如果要誠心修法的話,就一定要把有關修心的法門及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痛苦、因果不虛等修法修行究竟。基礎打不好,再修煉高深大法也沒用,因此說學好基礎法門實爲至關重要!我們都應數數思維:人與法有無脫離?故而說修行好壞純以基礎法門之修證程度爲區分、判別標准。”

  他還曾在土登丘紮仁波切座前聽受過全部《大藏經》之傳承,聞法圓滿後他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真是太有福報了!大恩上師用心傳授的,我們以穩固不變之信心專心致志地完整聽聞了,能擁有如此的福報,這在當今時代確實罕有見聞。”

  在大成就者班瑪多傑面前,他還將以《大幻化網續》爲主的一切寂、忿續部之灌頂、傳承全部圓滿得到。據有關傳記中雲:尊者前後依止過的上師多達一百余位;其中的密宗上師就有四十多位。前後譯派的續部、教法,他基本上全都聽受過;一生當中總共獲得過二百九十多個灌頂、一百一十七個修法及引導文;全套《甘珠爾》、《丹珠爾》以及藏地當時所有的一切傳承,他幾乎全都一一接受過並擁有;雪域藏地各大教派的教法他亦幾乎全部聞受過……總之,他聽聞過的經論有數百函之多,以他聞法的精神及成果來看,實在堪令當今時代那些聽聞了一兩部論典就沾沾自喜之徒汗顔。

  不僅廣聞博學,尊者還對因明、《入中論》、《現觀莊嚴論》、《俱舍論》以及衆多續部經論作過注解。他原本想對印、藏諸大德之大論廣作注疏,但因上師托以結集續部散佚典籍之重任,故他將大部分精力都轉入到搜集失散篇章、刻寫及籌集費用等事項上來。前後曆時多年,他終將極其珍貴可惜散落多年的零散續部文獻全部搜集、集聚起來,並將這些非常難得的大約叁十多部的續部典籍,統編爲現在的人們十分熟識的《續部集》。這種真正堪稱續佛慧命之舉的行爲,對佛教的貢獻實在無法言喻。

  他平日經常說:“如今,我們有這麼好的上師,再不勵力修行,日後一定會後悔不疊。從今日始,即便霹雳從天而降、鐵水從座下湧出,大衆也應堅定信念,萬勿退轉信心、懈怠修行。自己所發誓言應恪守不變,永不更改!”

  他不惟精通顯密教典,同時亦特別看重聞思修行與講經說法。作爲一名當之無愧的大成就者,于…

《蔣陽洛德汪波簡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俱舍論釋 譯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