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遣疑明炬▪P21

  ..續本文上一頁爲佛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全都是佛陀親傳的妙法甘露,也全都有確切的曆史考證。所有教派自古以來都有代代相襲的大成就者,一切法門亦無不是秉承世尊教義的通往最終解脫的清淨通途。若能一以貫之、融通並包,則萬千法門自可彙成佛法的整體義海,任何修行人也都能從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甘霖法意。

  不過讓人倍感詫異的卻是,不信仰佛教的人或者信奉外道的人士對佛法反而不怎麼攻擊,恰恰是佛門內部的一些自立山頭之人動辄就以佛教的權威面孔自居,時不時就要從自宗的立場、觀點、利益出發,對別的教派、別的宗門大加貶斥。要麼評論別宗爲魔說,要麼認定他派是邪道,似乎只有自宗才是唯一正確地抉擇了佛陀密意的究竟宗乘。比如有些淨土宗人斥責禅宗、華嚴宗爲癡人妄說;更有相當多的漢地佛教徒因理解不了密宗的見解與行爲從而對藏傳佛教頻頻發難……在這一點上,藏傳佛教的信徒倒是表現得相當寬容、大度、冷靜,他們幾乎從不隨意譏評、誹謗任何宗派,不管是小乘還是大乘顯宗,都能得到他們同樣的理解和尊重。反觀別的地區,情況就大不容人樂觀了。

  本來不同教派之間的辯論甚至爭論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只要大家都本著求真、求實、答疑解惑、共析難點的真誠態度,任何佛法上的問題都是可以拿出來進行討論的。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以臺灣蕭平實爲代表的一股隨意痛斥別宗別派的逆流,卻令人深深感到佛法的正常研討正被人肆意歪曲、妄加利用。

  1944年出生于臺灣中部小鎮農家、世代務農的蕭平實,最近幾年似乎特別活躍,一直縱橫馳騁在佛教“論爭”的第一線。他不僅將攻擊的矛頭對准漢傳佛教的諸多高僧大德,同時也將藏傳佛教許多卓有建樹的大成就者、祖師大德列入自己欲行剿滅的黑名單上。幾年來,我陸陸續續見到過一些他公開批駁漢藏大德的文章著作,看過後最強烈的感覺便是痛心、遺憾:爲佛教徒以如是的惡言謾罵诋毀古往今來的大德以及佛法善說而痛心不已;又爲這種不加分析的論調竟吸引了一批後繼者、追隨者而深感遺憾。不過我卻一直未對他的種種說法做出反應,因我的確是以清淨心在觀這件事、在觀這個人。保持沈默的另外兩點原因是:一、蕭平實的文章中涉及到了很多印、藏、漢大德,我原來想的是——這些被牽扯到的人以及他們的傳承弟子會站出來澄清一些基本事實,而且他們當中精通顯密經論的也大有人在,故我自己也就不用越俎代庖了。二、蕭平實的所有問難、譴責其實來的都很簡單,他既無教證也無理證,常常都是斷章取義般地摘抄下被批對象的零星文字,接著就施展惡語相向的伎倆無端責罵,在這一過程中同時也亮出自己所謂驚世駭俗的觀點,全部過程僅此而已。因而我始終覺得若與這樣的人認真辯上一辯,恐怕是會贻笑大方的,所以也就不想再浪費筆墨。

  但不曾想蕭平實這人倒越寫越歡暢,他對密法的攻擊也越來越起勁,看來是到了該說一說的地步了。不過我又有點擔心,因他若懂藏傳佛教的話,那我們倒是可以面對面地坐在一起好好辯論一番,這原本就是藏傳佛教不共的特點之一。通過立宗、因及比喻的叁相推理,是是非非自可變得一清二楚;不過照蕭平實的文章來看,此人恐怕對密法以及因明一無所知,除去胡說與謾罵外,從不曾展開過任何有理有據的論證,在這種情況下要展開辯論就顯得非常困難。

  並且截至目前爲止,好像還不曾聽說有人駁斥過蕭平實的觀點、文章。我想人們不反駁的理由可能是認爲他所言所寫皆爲胡言亂語,根本就不值一駁,故而大家也就任其繼續折騰下去。但我在經過幾年多的觀察後終于決定:不管人們怎麼看待蕭平實的言論,認爲其不值正眼看待也罷,又或者覺得公開駁斥他有失身份也罷,我本人一定要在這件事情上負起我應盡的責任。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對一個智者而言,他當然不會人雲亦雲,見風使舵,隨隨便便就跟著一種歪理邪說跑,但對智慧尚未成熟之凡夫或者初入佛門之士來說,打著佛教旗號的很多反佛教的主張很有可能會俘虜住他們飄搖不定的心。如果真的受了邪知邪見的影響,這些人的心相續就此就會被毀壞掉。若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就太令人痛心了。

  想到這裏,我才不揣冒昧,決心提筆捍衛正信佛教的尊嚴。同時也是爲了向讀者描述一下我所了解到的有關佛法,特別是藏密的清淨面貌,以期重正視聽,廓清纏繞在很多人心頭的對密法的偏見迷霧。我們藏族有句諺語:對好人不加獎勵會令人失望;對壞人不加製止會令他的惡行更加蔓延。所以對一切顯現上不如理如法的行爲,我們都有權力製止它們的日益泛濫。更何況佛陀也開許並支持對一切謗法者的邪說進行遮止,此點在《寶頂經》中表現得非常明顯、清楚:“凡謗法者、破戒者,我開許待彼等如仆人,應當製伏。若非爾,我未開許。”

  至于說到某些人如此行事會不會另有密意,作爲一個普通人,我實在是看不出來這樣大規模誹謗密法到底都有哪些密意可言。再叁思索之後,我還是認定批駁蕭平實應有一定的意義與價值。在回答他對佛法、對藏密的責難時,我象征性地引用了一些他自己有代表性的話語;至于別的邪見歪說,讀者當以同理破之。鑒于此人的著作處處表露出他不懂因明及辯論規範甚至不解世間邏輯等特點,故我也只能多加利用世俗的一些辯答方式展開對他的破斥,這是需要特別予以說明的一點。希望本書能幫助有緣者舍棄邪分別念,曾經迷茫過的人們最終又都能回到佛法的正途上來。

  作爲佛教徒,我們理應心平氣和地以世尊的教言爲判斷標准而互相探討一些佛法疑點、難點,否則,不關佛法真實本義的漫天叫罵只會讓人深覺罵者的不可理喻與無理取鬧,這樣做的結果對自他都不會帶來些許利益。

  我們只應該隨順真理,而真理則在平實之處時刻顯發恒久的光芒;天空中總會突然冒出一些烏雲,但它們的出現正好讓人們更加體會到乾坤之朗朗、日月之明麗。

  下面即對他的少數話語、個別論點略作分析批判,有緣者當自行深入下去,並做出最後的公正評判。

  蕭平實說:我們的《楞伽經詳解》,自古以來沒有人這樣講,藏經裏面有好多祖師注解楞伽經,但是我不去看它,因爲我發現他們所講的都不是我要的,而且他們根本不知道佛講的是什麼道理,解釋錯了。

  答:蕭平實先生說他講解《楞伽經》的思路、方法堪稱前無古人,這一點我絕對相信。從實際情況來看,古往今來的高僧大德在解釋佛經、撰著論典時,都會發揮各自的理解與認識水平,而佛陀在講法時也往往有直接、間接說法的區別,並因此而使佛經充滿了密意及隱藏意。故而佛經的內涵才非常深奧,也才能引得那麼多人試圖從不同角度去對佛經做一番嶄新而又不背離佛陀原意的再讀解。所以,我自然會對先生的另辟蹊徑之舉深表隨喜,如果他真的是在認真讀解《楞伽經》的話。但在看過這本《楞伽經詳解》之後,巨大的失落感卻讓我不得不對蕭先生的膽識與學識之間的距離表示懷疑。也許是我水平有限,也許是我個人的偏見,不過在此書中,別說前無古人之見解難以尋覓,我倒是覺得他連佛陀的本意都未能理解。充斥全書的是隨處可見的謗法之語,別的暫且不論,單單看上引的短短幾句話,從中就已暴露出太多的佛法常識性漏洞,這讓人如何能再相信蕭先生批駁別人的能力與價值。

  首先要糾正蕭先生的一個錯誤概念,即他在藏經中根本就不可能找到藏地祖師對《楞伽經》的注解。如果在藏經中連先生要批鬥的對象都找不來的話,或者說它們根本就不存在于藏經中,那麼我們倒要問先生一句:你又是從哪裏得知藏地祖師對《楞伽經》的看法?答案只可能有兩個:要麼是道聽途說;要麼就是你本人憑空捏造了。

  對藏傳佛教稍有基礎的人都知道:藏文的大藏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甘珠爾》,也叫《佛說部》,是由譯成藏文的佛說叁藏四續經典彙編而成的一部叢書,全書共有104函或108函。而《丹珠爾》才叫做《注疏部》,顧名思義也就是由已經譯成藏文的各種學科和注釋顯密佛教的著作彙編而成的一部叢書,全書約有218函左右。有一點是必須要加以澄清的,即藏地祖師如果對《楞伽經》做過注解的話,這些注解也絕對不可能出現在《丹珠爾》裏。因《注疏部》中收錄的皆爲翻成藏文的印度諸大德所造的各種論典,藏族人自己造的論疏永遠也不可能出現在藏經或《丹珠爾》裏。說藏經中有祖師對《楞伽經》的注解,這就如整天數落石女的兒子一樣毫無意義。

  我們這樣說並非是對蕭平實先生本人進行人身攻擊,只是爲了揭示出一個基本事實。若有人真信了他的話並進而對藏地祖師大加貶斥,由此不明真相而造下惡業那才真叫冤枉呢。

  還有一點也要請問先生:你到底懂不懂藏文?如果不懂,那怎麼看藏地祖師對《楞伽經》的注解?恐怕即就是想看也不可能如願以償。如果懂藏文,那你看的到底是哪一位祖師的注解?他在哪一點上錯解了佛意?你依靠哪些教證、理證推導出他的錯誤?他的哪一句話背離了佛法?籠統地說一個人這錯那錯說服不了任何人,請拿出具體的證據!

  另外,蕭先生自己說自己不去看藏經裏面祖師對《楞伽經》的注解,既如此,那又是如何發現“他們所講的都不是我要的,而且他們根本不知道佛講的是什麼道理,解釋錯了”,你是憑什麼發現的?既不看也不讀,那麼除了聽別人講解以外,剩下的就只能是憑借神通了。

   我倒是很佩服先生的勇氣,只是我不知道後人在看到他寫的這段文字時,如果因了它的誤導而對佛法,尤其是對密法産生出極大的偏見,那時誰又來爲他們的利益負責?

  最後,我想把有關藏文《楞伽經》的大致情況向讀者朋友們做一交代,真誠歡迎大家在因緣成熟時能深入藏經、深入藏文佛典、深入整個藏傳佛教,真正對密法來一番親身體證,孰是孰非到時自可見出端倪。

  藏地流通的《楞伽經》均轉譯自漢文。一名《入楞伽經…

《遣疑明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君規教言論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