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12月28日─有兩種皈依

  12月28日─有兩種皈依

  一般來說,我們皈依的對像是佛、法、僧叁寶,而我們想皈依的原因,是我們了解到輪回的恐懼。爲了消除此等恐懼的成因,所以我們要尋求皈依以爲庇護。

  皈依又可分爲兩種。一種是對佛、法、僧叁寶等外形的皈依,認爲他們是存在于我們自身之外的一種對象。這是一種建立在相對實相上的方法。第二種則是對內在叁寶的皈依,它與我們的自心無二分別。

  在授戒儀式中,我們主要是做外在的皈依:以釋迦牟尼佛做爲皈依的對象和典範;在皈依法時,我們以佛陀所傳下的法教爲道路;在皈依僧時,則以僧團爲我們的法友。外在形式的皈依,是藉由我們的身、口、意,以堅定我們內在的皈依。

  皈依可以幫助我們增長對叁寶的信心,而且還能增加自己對證覺之心的體悟。接受外在形式的皈依,可以增強我們的心念、法道和修行。而這也是在進入法道前,佛教特別強調外在皈依的原因。

  我們之所以皈依幷且尊敬佛陀,幷不只是因爲祂已經圓滿證悟,而更由于祂的慈悲,以及願意示予我們法道的無私之心。最深的皈依意義,就是要認出自己的自心本性,也就是佛智。

  佛性本身是一種光明且任運自知的智慧,那是一種覺醒的心和智慧,就存在我們的自心之內。只是平常許多的妄心和業障,掩遮了我們的根本佛性!因此,我們要發願消除這些障礙,啓發根本佛性,直到我們能圓滿成佛。

  談到皈依究竟的法或究竟實相時,它指的就是在我們心中生起法。此時我們的心完全與法合一;我們即是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