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12月11日─大、小乘的差別

  12月11日─大、小乘的差別

  解脫道與菩薩道的主要差異在于:

  一、菩薩道以成佛爲目標,解脫道以脫離輪回爲目標;

  二、菩薩道是以利他爲主的修行方式,解脫道是以利己爲主的修行方式。

  小乘行者不談成佛,只專注于自身煩惱的調伏。但從這些煩惱的調伏中,通常也會體悟到緣起法,也有可能因此擴充爲對群衆的關懷。若因此而能願意多實踐慈悲利他,這種慈悲利他的精神,也可以成爲菩薩道的起點!

  如果把上述兩點簡化,大、小乘之分別乃在于發菩提心,而幷非以悟空之智(空性慧)來區分。

  一般未深入大乘之行者,常常會畏懼「距離佛果的圓滿境界太遙遠了」,但是從大乘的角度來看,修行菩薩道,反而比修行解脫道來得容易,理由是:

  一、修學菩薩道的助緣非常豐富:

  因福德力,有無量衆生會幫助;因菩提願心,有佛、菩薩會幫助。

  二、菩薩道的修行法則簡單:

  利益衆生就是利益自己。(隨緣對境之人、事、物,都可以修行,可以迅速累功積德。)

  叁、修學菩薩道的發願、回向:

  對有情所做善行、功德皆不易失壞,因此能常保繼續修學佛法的條件。面對生死輪回時,也不會墮入下叁道,或是不利修行的環境。

  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雲:「聲聞獨覺乘,未說菩提願、行持及回向,何能成菩提?」大、小乘非以見地作分別,而以菩提心及其方便行持而作區分。

  《華嚴經》雲:「善男子!菩提心猶如佛陀一切教法之種。」青稞種子縱具因緣,也不能長成麥苗,因爲它就只具有生成青稞苗之因。同樣的,無上菩提心才是成就佛芽之衆因中,最重要的因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