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山法寶鬘論講記▪P69

  ..續本文上一頁今生造下的嚴重罪障也不可能輕易淨除,因此應該精進地聞思修行、誦經念咒,依靠各種各樣的方法努力斷除,如果一兩天就能成功,那就不叫修行了,連世間人都能做到。

  因而必須要有曆經長期修行的思想准備。

  對于修行應該做好長時間的准備,今生不成功就在來世繼續修持。

  宗喀巴大師也這樣說過:“就像斷臂斷足的麻風患者,僅僅服用一兩次藥根本無濟于事,與之同理,我們無始以來罹患的嚴重煩惱疾病,僅僅實修一兩次教言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因此希望諸位能以妙觀察的智慧來分析正道的所有支分,並如河流般不斷地精進修持。

  應該運用妙觀察智詳細觀察,對于與道不相合的部分盡量斷除,比如吃肉,以前,我吃過,你們也吃過,但現在,用各種教理分析後發現了吃肉的種種過患,這時就不應該再吃。

  有些人認爲:冬天比較冷,應該吃肉。其實,正因爲冬天比較冷才不應該吃肉,否則對身體更加不好。再加上你們是出家人,身份與世間人不同,尤其在漢地的寺院裏更是不可能吃肉,否則肯定會被開除的。不要說普通的僧人,以前明朝時有位曼殊曼法師,他是衆所公認的一位大成就者,就因爲他吃了一只鴿子也被寺院開除了。

  希望你們不要養成吃肉的習氣,否則,很多壞習氣就像卷紙一樣非常難改。這些話可能不太好聽,你們有些人也許會不高興,但不管怎樣,我覺得提倡吃素確實是非常好的,而且根據我自身的體會,有時到了漢地,總覺得自己還不如一個居士,表面看來,這些居士都是非常慈悲的,而我們雖然穿著出家人的衣服,卻在野蠻的吞食著衆生的血肉……

  吃素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原本我也很想引用教證、理證以及一些科學家的觀點說明一下,但是聽說你們當中有些人說:“你再怎麼說也沒有用,我該怎麼吃還是怎麼吃!”現在末法時代的衆生的確是剛強難化的,說得再多、做得再多,也只是白白浪費精力而已,引用再多教證也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希望你們應該學會用自己的妙觀察智分析一下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不要把學佛當成口頭上的花言巧語,只有身體力行才能真正體會到佛法的奧妙。

  這部《山法》中講了如此殊勝的道理,希望你們不要像在石頭上倒水一樣,應該在相續中産生一點變化,這對你的修行肯定會有幫助的。

  如《贊忏論》中雲:“愚昧心之相續中,久患難以治愈病,斷手足之麻風病,短期治療有何用?””

  愚昧的心相續就好像患上了難以治愈的麻風病一樣,依靠短時間的治療根本沒有辦法痊愈。

  正如其中所說的那樣,我們應當認真想一想:得了諸如麻風一類的嚴重疾病,只是服一兩次藥不可能痊愈,而必須要進行長期性的醫治。同樣的道理,我們無始以來就患上了像麻風那樣頑固之症的煩惱疾病,依靠一兩次服用教言的藥物怎麼能徹底根治呢?

  確實如此,大家千萬不要把修行當作一個簡單的問題看待。

  嘉瓦揚滾尊者對此也闡明過自己的觀點:“誠如揚上師所說,欲求即刻得暖相,放棄修法之前兆,若需持續當如何?需要長久勿心急,速灑糌粑莫幹吞。”

  就像揚上師所說,急于追求修行的暖相,其實就是放棄修行的一種前兆。的確是這樣,如果某人特別希求神通或者想要得到暖相的話,那在希求無法得到滿足之時,也必定會在短時間內放棄修行。

  “速灑糌粑莫幹吞”,這句偈頌的意思不是特別清楚。或許可以這樣解釋,如果真正想要修行成功,心就不能特別急,就好像吃糌粑時不應該把灑在嘴裏的幹糌粑很快吞下去,不然你的肺受不了,很可能引起劇烈的咳嗽。一般吃糌粑的時候,需要先倒一點兒酥油、倒一點兒水,慢慢地挼,挼完之後再慢慢吃,修行也是如此,希望大家不要過于心急。

  上師所說的這一點極爲關鍵,對此認真看待方得無邊利益。

  現在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毛病,修一個法沒有感應就修另一個,又沒感應就再換一個。但是,修行是一件長遠的事情,應該活到多少歲就修到多少歲,每天的念誦也要幾十年如一日保持不變。

  從無始劫以來不斷串習的煩惱不通過修行肯定無法斷除,因此,必須要長年累月持之以恒地修行。尊者的話實在是千真萬確,從無始輪回以來久積而成的煩惱,雖說很想迅速斷除,可是不經過較長時間的對治,而在極短的時間內怎麼能斷除呢?

  無始以來積累下來的煩惱非常深重,雖然每個修行人都希望馬上斷除,但這個願望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實現。

  之所以說相續中不能很快生起對治法,主要原因是從無始輪回至今未曾修習熟練對治的方法,現在開始需要重新學習,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于相續中怎麼能生起來呢?

  我們的煩惱非常嚴重,是經過漫長時間積累下來的,而在這段時間中,我們相續中從來沒有生起過對治的智慧,現在必須依靠善知識的引導重新修學,依靠如此微弱的對治力量想要打敗根深蒂固的強大煩惱非常不容易,因此一定要做好長期抗戰的准備。

  有些人非常的愚笨,一開始就特別心急,想要馬上斷除煩惱、獲得成就,沒過幾天,煩惱沒有斷,成就的驗相也沒出現,于是埋怨佛法不起作用、責怪上師不加持。可是你沒有想一想,你來到人間叁四十年都沒有遇到過佛法,現在雖然好不容易遇到了,但依靠如此微小的對治力量就想斷除如是強大的煩惱,怎麼可能呢?純粹是異想天開。

  當今,大多數修行人只是修了一年或幾個月,就一邊想一邊說:“我已經修了這麼長時間,怎麼相續中還一點感覺也沒有呢?看來,相續中生起證相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幹脆現在只念一點經,作一點禮拜,轉一點經,這樣不是也很好嗎?”

  這些大修行人說:“哎呀,我聞思這麼長時間了,修行這麼長時間了,但還是沒有出現任何證相,看來想要修行成功也是挺困難的,不如念點經、轉個壇城,這樣對身體的健康還是很有好處的!”

  只憑這麼一點兒精進哪裏能行。

  可是只做那麼一點努力怎麼可以呢?不要說密宗修法,即使顯宗也需要極大的精進才可以。

  就拿顯宗來說,成就圓滿正等覺果位需要積累叁大阿僧祇劫的資糧。我們僅僅在一年或幾個月的時間裏就想生起覺受證相,這要求未免太不現實了。

  確實,從顯宗角度來說,必須經過叁個阿僧祇劫積累資糧、廣行善法才可以成就,我們又怎麼可能在短短幾天當中生起覺受呢?

  既然如此,爲什麼說密宗可以即生成就呢?個別利根者確實可以即生成就,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具體的問題應該具體分析。

  甚至聲聞解脫叁有獲得阿羅漢的果位最快也需要曆經叁世,據說有的獨角緣覺需要經過一百劫才能得果。如果說要現前緣覺的菩提也需一百劫積累資糧的話,我們這些人不用說一百劫或叁世等漫長的歲月,就連短暫的今生也不能實修到底,那麼不要說是佛果,恐怕連聲聞緣覺的果位也修不成。倘若落到這種地步,那該怎麼辦呢?

  對這個問題一定要重視,有人認爲修行非常簡單,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也有人認爲,佛陀尚且需要叁個阿僧祇劫才能成就,毫無疑問,我們肯定也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這也不是絕對的,無垢光尊者等許多高僧大德對這些問題都做過分析,大家應該仔細看一下。

  如今這個暇滿人身若毫無意義地空耗,則今後不僅不能實修法義,反而將會感受惡趣的所有痛苦。因此,從現在起必須發起勇猛的精進心。

  一般來說,只有真正發起了勇猛的精進心,才能說你已經入了道。因此,現在的大多數人可能連道還沒有入,這樣的話,難得的人身就這樣空耗下去實在沒有意義,應該從現在開始發願,依靠上師的引導和自己的認識精進地聞思修行。

  如《喻法書》 中雲:“所謂的以跑去印度,意思是說,去往印度的路途極其遙遠,要有持久的耐性才能去,時間倉促不可能抵達,還沒走到一箭許的路程就已經上氣不接下氣,幾乎要斷氣身亡了。成就佛果也與此相同。”

  從拉薩到印度非常遠,現在坐飛機也很快,但在以前,從拉薩去印度還是很困難的,假設上師突然讓你從拉薩前往印度,你可能都會不高興。不過,如果對上師有非常大的信心也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以前欽則益西多傑在康定加拉國的時候,有一天,在太陽快要落山時叫來了他的大弟子熱雜托美,讓他馬上離開藏地到印度去,熱雜托美什麼也沒有問,馬上依照上師教言趕往了印度。在印度,熱雜托美無意間救了一個女人,並把她帶回了藏地。後來才知道,這個女人其實是熱雜托美母親的轉世,上師叫他到印度的原因,就是讓他能夠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 。所以,不管多麼遙遠的路程、多麼難辦的事情,只要對上師具足真正的信心,上師怎麼說就應該怎麼做,沒有必要過多地猶豫。

  如果想去印度,那麼只走出一箭許的路程就想到達目的地肯定不行的,必須有一個長期打算。修行也是如此,一定要有長遠的計劃,不能說今天沒成就明天就舍棄上師,這樣肯定不行的。

  有的人說要修行,最初的幾天或幾個月裏白日不與人說話,夜晚不睡覺,精進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可是沒有堅持多長時間,逐漸越來越松懈,這是絕對要不得的。要做到長久精進,平時應當松緊適度,有堅持不懈的勇氣和毅力。

  對于修行應該做到持之以恒,不能松懈。

  我們這些修行人對法也有喜新厭舊的毛病,

  我們當中有些人,今天修這個法明天修那個法,今天依止這位上師,明天又依止那位上師,這種人的修行不會成功的。

  最初時興高采烈地修持,中間信心有少許的變動,只是在有興趣的時候才修持,沒有興趣時便棄之一旁,到了最後說什麼“修法實在很有困難”從此完全放棄。

  一開始特別精進,對上師也非常恭敬,但慢慢地,對修法越來越不精進了,對上師也失去了恭敬心,這樣做的結果是怎樣的?對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因此,最初的時候修行不精進、對上師不是很恭敬都不要緊,但修行的時間越長,修法應該越精進,對上師也越恭敬,這才是修行人的行爲。

  以這樣的修法方式怎麼能圓滿資糧、淨除罪障呢?此等智慧淺薄之輩口頭…

《山法寶鬘論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旅途腳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