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先爲別人著想
我們都很想把痛苦的事丟掉,但是忙碌的我們,卻往往沒有時間去思考爲何會痛苦的真正原因。我們總是忙著追求快樂,卻往往製造出更多的痛苦。這一切的原因,都是起源于對自我的珍愛與執著,而沒有優先替衆生著想。
佛說:「愛惜自我,是一切苦難之源;愛惜他人,則是所有功德之本。」我們都希望安樂,而安樂的根本則在于關愛他人。因此,我們一定要培養出一種關懷他人的心,並常常增長它。
事實上,每個人心中都有著愛的種子,在適當的引導下,這個種子便能滋長,甚至開花、結果。這個種子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種深刻的情懷,也可說是慈悲心的一種。同理心是一種站在他人立場著想、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可以破除我們的我執和自私,更是建立慈愛的關鍵──沒有同理心爲引導,便難以産生慈悲之心。
要學習慈悲心,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同理心爲出發點,設身處地爲對方的感受設想,做到「思其所想,感其所受」。設身處地爲人著想的能力,是培養慈悲心的必要途徑。
由于利他之心乃爲一切功德之根源,因此,我們應以諸佛、菩薩爲典範,學習衪們的心態及行爲。彌勒菩薩在《經觀莊嚴論》中說:「菩薩利他行願之迫切,凡夫利己私欲亦難及!」我們可以從同理心開始,努力學習佛法,發展慈悲的心,以衆生的安樂爲自己思考、祈求的首要!
縱然我們無法利益他人或幫助他人,至少也不要傷害他人。
「不要傷害他人」,必須先有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