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死隨念」的修行
「死隨念」、「死想」、「念死無常」等觀念,就是常常想到自己隨時會死、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任何意外而喪命。
我們可以時時這麼提醒自己:我現在准備好可以死了嗎?我真的能死而無憾嗎?我真的對得起世間嗎?我真的覺得自己活得已經夠了嗎?我可以死了嗎?我甘心死了嗎?或者說我生命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死亡到底去哪裏?生命的價值是什麼?生命的價值已經完成了嗎?可以死了嗎?
這類的想法可說是一種很大的提醒,提醒我們是不是有還沒做的重要事情?是否還有真正想完成卻未完成的事?還有許多真正想做,卻未做的事?這樣就可以改進拖泥帶水、懈怠延宕的個性,少掉很多早就要做卻都還沒做的事情,少掉很多煩惱,少掉很多牽挂、後悔、遺憾。因爲遇到快要死的時候,比較容易想到什麼事早就該做,卻沒有做,或者想做已經沒有力氣做!
佛陀曾告誡比丘說:「比丘們!有比丘觀想只剩下一天一夜的時間可以活命,或是有觀想剩下一日、半日的;也有觀想生命只剩下吃一頓飯時間的、吃半頓飯時間的、或是吃四、五口飯時間的⋯⋯像這類的修習念死,都還算是放逸!這樣的念死,對于斷盡所有煩惱的修行,其效果仍然是緩慢的。
惟有觀想只剩下吞一口飯的時間可活、只剩下一口氣可活的隨死念,才是不放逸的,這樣來修習念死,對于助成斷盡所有煩惱的修學,其效果是猛利的。
比丘們!因此,我們應當學習以不放逸的觀法來修習念死,勇猛銳利地助成所有煩惱的斷盡!」
在死亡的壓迫下,我們無法逃避、延遲它的到臨,唯有修習正法,去惡行善,累積功德才不會畏懼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