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燈之光叁 阿彌陀佛修法▪P3

  ..續本文上一頁“臨終訣竅”裏面講過,中陰身的時候,神識已經脫離了氣脈明點,即使有些神識可以在中陰的境界中待上十幾年或更長的時間,但由于沒有紅、白明點,所以他們從來看不見外面的日、月。

  這就說明,外在的日、月,是人體內在氣脈明點的一種投影,就象人照鏡子,鏡子裏的人並不是真正存在,只是人的影子而已。同樣的,其他星球的運行,也是內在氣脈明點運行規律的一種外在反映。

  修氣脈明點達到一定境界的人,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呼吸來推測什麼時候月盈或月虧。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想知道月相的盈虧,根本不需要看曆書,僅僅通過自己的呼吸即可觀察出來。由此可見,外在星體的運行與內在氣脈明點的變化,關系極其密切。

  有些人看到藏曆有時有兩個十五日,有時又沒有十五日等現象時,覺得很奇怪。實際上這種根據人的呼吸,即依據內在因緣——業氣和智慧氣的次數,與外在因緣——月球在軌道上的運行速度,而推算出來的曆書,有著非常強的邏輯。

  《時輪金剛》通過內在氣脈明點的變化規律,來推算出外在日月星辰的運行方式,而我們根據外在星象的變化,就可以反推出內在氣脈明點的狀況。因此,若能在出現日食、月食或每月的十五、叁十等日子,即氣脈明點運行的某些特殊階段,精進修行的話,其效果一定會非同尋常。

  爲什麼在此期間會有顯著的效果呢?藏密認爲,我們每個人每天的呼吸次數是二萬一千六百次(每分鍾十五次),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業氣(不清淨、起雜念的因素),智慧氣(跟業氣的定義相反)的成分很少。但在這些特殊的日子裏,多數的業氣就變成了智慧氣,這就是在這些時候修行會有很大功德的原因。

  有時在我們這個半球看不見月食,而在地球的另一面可以看到,但看到與否並無大礙,只要在出現日食或月食的日子裏,無論是念經、放生或作任何善行,都會有非常大的功德,這是特殊的積累資糧的方法。

  但淨土修法中的積累資糧,用的是訣竅性的方法。訣竅是什麼呢

  就是七支供。也許由于我們天天在念七支供,司空見慣了,覺得好像沒有什麼了不起,但實際上卻不應該這樣輕視七支供,因爲它是整個大乘顯宗和密宗最殊勝的積累資糧的方法。

  當然,積累資糧的方法還有供曼茶羅等等,但這裏就不再多講了。這是第二個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素。

  3、發菩提心。

  我們需要反躬自問:自己往生極樂世界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果是由于娑婆世界當中充滿了痛苦,比如人有生、老、病、死等八種痛苦,其他五道衆生也有各自的苦處,特別是叁惡道,就更是苦不堪言,連學法修行的機會都沒有,因此希望能逃離娑婆世界,早日到極樂世界去享受,這就不是大乘菩薩的行爲,更不是大乘菩薩的修法。所以不能有這樣的念頭,而要發菩提心。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我們不是發菩提心,要在娑婆世界當中度化衆生嗎?那爲什麼還要到極樂世界去呢?

  法王如意寶曾多次講過這個問題:如今在末法時代,很多人想在修行上有出色的結果是很難的,所以就需要先往生極樂世界。正如剛才所講,往生極樂世界以後,立刻就是登地菩薩了。以菩薩超強殊勝的能力,即可自由自在地度化衆生。因爲在登地之後的一刹那(大約幾秒鍾,還不是最小的時間單位),就可以成熟一百個人的善根,也就是可以讓一百個人入門,而每天則能度化成千上萬的人。從那時起,才算得上是真正地度化衆生。

  即使我們現在有不造作的強烈的菩提心,這也只是很好的發心而已,畢竟能力有限,還是不能真正地、廣泛地度化衆生。要想早日具備度化衆生的能力,首先就要往生極樂世界。

  法王如意寶在最後的教言當中也講過:我圓寂之後,如果有自由的話,不會立即回到娑婆世界,也不會到其他地方去,而是首先去往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獲得了廣大的度生能力之後,就立即回到娑婆世界來度化衆生(見附錄2)。

  菩薩在極樂世界當中獲得成就之後,絕不可能爲了自己的幸福而繼續待在那裏。因爲菩薩肩負著度化衆生的重任,那就是他的工作。這種使命感,會激勵他立即回來度化衆生,到那個時候,其度化衆生的能力與現在相比,就有著天地之別了。

  由此可見,我們若想度化衆生,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從表面上看,一方面發心度化衆生,另一方面自己卻要去極樂世界,二者似乎有點矛盾。但經過上面的觀察即可了知,類似“爲了度化一切衆生,我要發誓成佛;爲了快速成佛,我首先要去極樂世界修行”的這種發心,和菩提心是不矛盾的。

  如果不發菩提心,這個修法就不會成爲大乘的法,所以務必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修法,我們已經完整地講過,這裏就不再重複。這是第叁個因素。

  4、回向和發願

  該如何回向和發願呢?在每一次打坐、放生等善事結束之際,就應當將這些善業進行回向。普通的回向方法以前也講過,即“諸佛菩薩如何回向,我亦如何回向”。如果要往生極樂世界,就需要在此基礎上再加入“願以此善根,往生極樂刹”的心願,這是回向的方法。

  其次,每次發願的時候,也要加入“願我能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願。

  發願與回向的差別是:發願時有無善業可以依托。比如說,在做完善事之後發心:“以作此事的善根,我想怎樣……怎樣……”,這叫作回向。其特點是,發願之前作了善業,可以說依靠我們的善根而發願,即是回向;那麼什麼是發願呢?無論有沒有行善,心裏所發的一切願望,都叫作發願。其特點是,發願之前不一定有善行。如果我們能時常發願:“祝願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那麼死亡之後,就能立即往生,所以平時最好能常常這樣發願。

  今後,我們無論是回向或是發願時,一定要在普通的發願和回向的基礎上,加入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願望,每次都要加,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這是第四個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素。

  以上四個因緣,在恰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當中講得非常完整,你們修這個法的時候,如果時間充裕,最好能常念《極樂願文》。念誦時,不能只念儀軌而不作思維、觀想,因爲儀軌是爲了方便觀想而造的,二者皆不能忽略。

  我們在走路、坐車等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要這樣發心,並觀想阿彌陀佛,祈禱阿彌陀佛。要祈請阿彌陀佛加持自己,于臨終之時能夠立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後念誦阿彌陀佛的聖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頂禮的意思),另外也可以念誦阿彌陀佛的心咒“嗡阿彌德瓦阿依斯德吽舍”,或是念誦“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阿彌陀佛”等等。念誦這些聖號和心咒要達到一百萬遍,藏地很早以前就有這樣的規矩。

  只要能避免兩個違緣,同時又能具備四個條件,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有佛陀教證的。只要能這樣照著去作,就可以保證,此人必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以上是往生極樂世界四種順緣的修法。

  四、遣除疑惑

  有人會懷疑:僅僅有信心和渴望心能否往生極樂世界呢?好像在漢地也有關于帶業往生的爭論。那麼究竟能不能這樣往生呢?

  麥彭仁波切和很多高僧大德用了大量教證來證明:“只要有信心和對極樂世界的向往之心,普通人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爲什麼這麼方便、容易呢?比如說,顯宗在一地之前的資糧道和加行道中,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即使是密宗,也需要花費一段時間。但這個修法卻什麼也不需要,只要有一種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以及對極樂世界的強烈希求和渴望之心,就一定可以往生,這似乎也太不可思議了!爲什麼呢?

  當然,如果只靠我們自己的修行,自然很難。若僅靠自力,則無論是顯宗還是密宗行者,在一地之前都會經曆很多磨煉。但往生極樂世界卻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而主要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佛陀的願力是不可思議的,因爲佛陀在叁個無數大劫當中積累了衆多資糧,再將這一切善根回向于成就自己的心願,所以,佛經中所講的四種不可思議之一,即是佛陀的願力不可思議。

  也就是說,修持淨土法門之所以可以如此輕松地往生極樂,並不全是依靠我們自身的功德,其中的絕大多數功德都是由阿彌陀佛的願力所致。當然,僅僅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自己不修也不行,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對此不需要有絲毫的懷疑。

  如果有懷疑,能否往生極樂呢?佛經裏講過:若有人認爲:“這樣輕輕松松、簡簡單單,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嗎?也許能吧……”這種人還是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前面也講了,這樣往生後,在五百年中,都將待在蓮花裏,不能出來。雖然可以聽見阿彌陀佛說法的聲音,卻不能見到阿彌陀佛,由于無法見佛,以致證悟和獲得廣大神通等等的時間都將推遲。無論如何,我們最好不要有這樣的懷疑,信心最爲重要。

  麥彭仁波切也講過,雖然往生淨土的條件有四個,即淨土四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只有兩個。如果能具備這兩個條件,往生就沒有什麼問題。第一是對阿彌陀佛的信心(第一因);第二是對極樂世界的渴望之心(第四因)。

  在對阿彌陀佛的信心當中,包含了信任的成分,所謂信任,就是類似“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我肯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之類的信念。

  信心有叁種:清淨信、勝解信和現求信。其中的現求信,就是指渴望之心。所以,作爲第二個條件的渴望心,即強烈渴望往生極樂世界,希望變得像阿彌陀佛一樣的希求心,也應當屬于信心的範疇。

  如果對阿彌陀佛根本沒有信心,就很難往生,因此最首要的,就是對阿彌陀佛的信心。麥彭仁波切還說過,若能具備這兩個條件,卻不具備其他條件,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不需要積累資糧了呢?

  麥彭仁波切就此告訴我們:積累資糧是肯定需要的,但以對阿彌陀佛的強烈信心和對往生的熱切渴望,就可以積累無以數計的資糧,即使沒有專門去修七支供等法也無妨,因爲這兩個因素其實已經包含了積累資糧。

  菩提心也是不可缺少的。爲了使這個修法成爲大乘佛法,且往生極樂世界之後,能繼續做菩薩,就需要有菩提心。但如果沒有菩提心,也不曾專修七支供等,而只具備前面兩個條件,也是可以往生的。

  這時有人又會生起懷疑:哪怕是剛剛入門的人,也可以具備這兩個條件,難道往生這麼容易嗎?有些學者也有這樣的看法。但麥彭仁波切等很多諸佛菩薩的化身,已經用大量的教證證明,在這種條件下往生極樂世界,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這裏再次強調一下:通過這個修法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如果只靠自力,當然不可能這麼容易往生,但憑借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加上自己個人的努力,絕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五、珍惜暇滿人身,力爭往生極樂

  雖然密宗的修法很容易成就,但阿彌陀佛的修法更容易成就。由此可知,能否解脫其實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解脫是自己可以把握,可以輕輕松松作到的。

  現在我們獲得了來之不易的人身,但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人身都很難得。很多人除了生活方式不同以外,其生存的終極意義跟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兩樣,這樣的人身並不難得。而像我們這樣的,可以自由選擇解脫,並有修法機會的暇滿人身卻真的是很難得。只有以此暇滿人身,才可以得到如此殊勝珍貴的佛法教育,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

  在修加行和大圓滿法的同時,一定要安排阿彌陀佛修法的功課。老年人最關鍵的功課,就是阿彌陀佛的修法,其他法也可以修,但只需適當安排一些時間就可以了;而比較年輕的人,則在修菩提心等加行的同時,也需要每天單獨抽出一段時間(半小時或一小時皆可),來修阿彌陀佛的修法。如果暫時作不到,也要每天堅持念誦阿彌陀佛心咒和名號,並觀想阿彌陀佛。

  此外,修法時間也應這樣安排:在白天修極樂四因;晚上睡覺時,要修“臨終訣竅”所講五力之一的引發力,即在入睡時,要至真至誠地發心:“我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我一定要見到阿彌陀佛!”

  作爲凡夫人,這樣去想有用嗎?以前也講過,引發力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通過引發力的作用,晚上作夢的時候都會夢見阿彌陀佛。雖然這只是一種虛幻的夢境,但至少能夠說明,自己對淨土的修法有了一定的串習,在阿賴耶識中已經播下了比較好的種子。如果繼續修行,臨終之時就可以見到阿彌陀佛。

  一些念佛念得好的人,並不是在中陰身的時候,才能見到阿彌陀佛;也不是像“臨終訣竅”所講的,會在中陰身的時候,見到那些寂靜本尊或憤怒本尊;而是在呼吸即將停止,人還沒有死亡的時候,在其面前的虛空中,就會顯現阿彌陀佛,然後他就高高興興地往生了。

  在座的肯定也聽說過,很多藏地或漢地的老婆婆在臨終時,會興奮地說:“阿彌陀佛來迎接我了!”“我看見阿彌陀佛了!”等等,還會出現很多佛經中所講的往生瑞相。很多人都是這樣,在沒有絲毫痛苦的情況下,輕輕松松地走了。平時也許有人會裝模作樣,但臨終的時候是裝不出來的。這些都是非常真實的往生事例,不是像造物主之類的神秘之說,而是我們通過努力可以真實體會到的。

  當然,如果你始終什麼法也不修,這些感應肯定就很神秘,而且永遠也無法體會;如果你能接受此修法,並且親自去實踐,就會感受到佛法的力量,體會到佛所說的一切真實不虛,對此就再也不會有神秘感了。所以,阿彌陀佛的修法極爲重要,在修其他法的同時,一定要修阿彌陀佛修法。

  特別是我們,如果選擇修往生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修法,也許會更容易一些,因爲法王如意寶這麼多年一直在弘揚此法。往昔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也曾預言過,與法王如意寶接觸過的所有人,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當然自己也要努力)。本來阿彌陀佛的願力就不可思議,加上法王如意寶的接引和自己的信心,往生極樂世界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平時要修一個真正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非常難,但再難我們也要修,不能說因爲難就不修了;不過能修到什麼程度卻很難預料。而阿彌陀佛的修法簡單易行,成功率也很高,因此,我們一定要修阿彌陀佛的修法,絕不能忽略這一點。

《慧燈之光叁 阿彌陀佛修法》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