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灯之光三 阿弥陀佛修法▪P2

  ..续本文上一页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罪业虽然也很严重,但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之心,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功德,以此功德就能消除这些罪障;而上面所说的两个违缘却是极其严重的罪业,必须通过其他方法才能忏悔清净。

  一个违缘是谤法或舍法罪。它有很多种,其中最严重的,是指妄说不存在因果、轮回,无所谓善恶报应,也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等等;简单地说,就是认为佛教所讲的都是虚假的、欺骗人的。若这样想就是舍法,这样说就是谤法,这是最严重的。假如我们曾经有过这种想法或说法,就一定要励力忏悔,使其清净。

  另外一个违缘是五无间罪。五无间罪虽然有五种,但其中恶意出佛身血 与破僧和合 这两种,现在不会发生了。当前有可能违犯的,是弑父、弑母与杀死阿罗汉这三种罪业。

  一般的人都很清楚,自己有没有故意杀死亲生父母(如果不是故意,就不是无间罪)。至于杀死阿罗汉的罪业,我们也可以通过推理得知:因为阿罗汉是人或天人的身份,如果没有杀死过人,就不可能杀死阿罗汉。

  现在堕胎的事常有发生,于是有人会问:被堕胎的胎儿当中会不会有阿罗汉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阿罗汉是在现世当中修出来的,他证悟之后,就不会再投生。这一点不象菩萨,胎儿当中可能会有菩萨,却不会有阿罗汉。因此可以排除因堕胎而杀死阿罗汉的可能性。

  而故意杀人的情形是很少的,因此如果没有杀过人,即可确定没有杀死过阿罗汉。通过如此观察,可以清楚地了知自己这一生当中是否造过五无间罪。那么我们上一世有没有造过五无间罪呢?

  在上一世,我们应该是没有造过五无间罪,即使造过也已经清净了。要是上一世造了五无间罪而没有忏悔清净,这一世就绝对不可能获得人身。因为造五无间罪的人在死亡的当下,可以不经过中阴而直接堕入无间地狱,而不会有其他的投生机会。

  将以上罪业都一一排除后,我们要特别留意的,就是谤法和舍法的罪过。

  学佛以后我们肯定没有造过最严重的谤法或舍法罪,而以前是否造过就说不清了;对我们来说,最易造作的是较细微的谤(舍)法罪。

  一种比较容易发生也比较危险的情况,是佛教内部不同教派之间相互诋毁。比如:学显宗的人认为密宗不是佛陀宣说的,是邪教,并数落密宗的种种不是;或者学密宗的人认为显宗低劣,修学显宗得不到佛的果位等等;还有学藏传佛教的人诽谤汉传佛教,学汉传佛教的人又诽谤藏传佛教;另外,因为藏传佛教内部有不同的教派和传承法脉,有些人就以世俗的浅陋眼光去看待这些教派,在这样的基础上,以贪、瞋、痴为起因,相互之间进行争论和诽谤。这些都是谤法或舍法。

  佛陀在经中还讲到另一种更细微的谤法,即认为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有些法好,有些法不好,这样的分别念,也叫作谤(舍)法。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各种不同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是不是同一个层次呢?层次是不一样的,但层次的不同并不代表法的好坏。就像小乘的一切有部,虽然从层次的角度来说没有密宗的法高,但有些人只能用这样的法来度化,而不能以大圆满等其他方法去度化。对于这些人而言,一切有部的法就是最殊胜的。为了适应每个人的根基,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法门,所以,对任何一种法,我们都不能轻视或诽谤。

  这是比较细微也比较容易犯的谤法罪。

  西藏有些学者,执持片面的门户之见,喜欢议论自他教派的长短;汉地有些格鲁巴、宁玛巴的追随者,也爱谈论这种是非,这种人还不在少数。

  现在几乎每个城市的佛教徒都分成了好几派,相互之间不能团结友爱,却喜欢去比较各自上师的好坏、传承的清净与否……,很多人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就是谤法的罪过。所以上述这些行为是很危险的,我们绝对没有必要去争强好胜。

  自己想修哪一个法就修哪一个法,无论是在显宗或密宗,汉传佛教或藏传佛教,或者是宁玛巴、格鲁巴之间都可以作选择,这是个人的自由。选择的时候,还是需要先观察,再修学。即使修不了其他的法,也绝不能对它们持有任何成见。

  对所有佛法,我们都要有恭敬心;凡是修行人,就一定要团结。如果所有的修行人都团结起来,定能成办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反之,经常进行无意义的争论,造成派系林立的局面,会使一些本来就很缺乏真实佛法的小城市,更难受到珍贵的佛教教育,这都是自己造作违缘的结果。这种糟糕的情况在汉地比较多。

  我们一定要断除这些坏习气,虽说不一定要依止所有的上师,也不一定要修所有的法,自己选择一个法就可以了,但必须对所有的佛法都有恭敬心,对所有的上师和出家人也应如此,这是作一个佛教徒的最基本的原则。

  很多地方的人作不到这一点,这和他们没有系统化地接受过这种珍贵的佛教教育有关。若没有受过这样的教育,就会以世俗的眼光去看佛法,而用世俗的眼光所能看到的,也是非常世俗的东西!

  以上所讲,是非常细微、十分危险、也极易造作的罪业,可是这些罪障是可以清净的。以前法王如意宝广弘净土修法的时候,首先就要求我们通过简单的金刚萨埵修法——念诵十万遍的百字明,或念诵四十万遍的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杂萨埵吽”,来断除这些违缘。

  断除这两个违缘是第一步,然后在违缘消失的前提下,再创造四个因素,即四个顺缘。

  (二)往生极乐的四个因素(顺缘)

  1、观想净土和阿弥陀佛

  观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及其眷属,这是第一个顺缘。观想的时候,无需像密宗所要求的那样,一定要反复地看唐卡,直至观想得非常清楚为止。

  此处的观想很简单,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去过拉萨,另一个人没有去过。去过的人给没有去过的人讲述他的拉萨见闻:拉萨有大昭寺,大昭寺里面有释迦牟尼佛的像,这尊佛像是什么样子等等。那么没有去过拉萨的这个人,心里也就大致有个概念:“哦!原来拉萨是这样的。大昭寺是如此这般,寺庙里的释迦牟尼佛像是如此这般,……”。

  同样,经书中也曾讲过:西方有一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环境是何等庄严;极乐世界当中有一尊佛叫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容貌、身色等又是何等庄严……。虽然我们没有去过极乐世界,但在看了经书或听了关于极乐世界的介绍之后,就有了一些概念:原来极乐世界是这样的……如果心里能有这种概念,就足够了。

  若是修持密宗阿弥陀佛的修法,则需要反复观看阿弥陀佛的唐卡,用正规的生起次第方法去修。不过显宗的经典中所讲的上述观想方法,也是简单而有效的,所以不需要观想得非常清楚。

  这样的观想说起来简单,可却是经常要作的功课,最好能昼夜不间断地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即在每一刹那的每一个念头中都不离开观想。显然,我们大多数人现在肯定做不到“念念不忘”,但也应当日夜精进,尽量做到使正念随时不离自心。

  具体的观想方法,可参阅《大藏经》中有关极乐世界的描述,例如:净土宗所推广的《净土五经》,特别是《佛说阿弥陀经》;以及藏传佛教中恰美仁波切所撰写的《极乐愿文》;还有拉喇曲智仁波切所著的《极乐愿文大疏》(堪布索达吉已经将其翻译成汉文)。在这些经论中,非常清晰地描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和阿弥陀佛及其眷属的庄严。看了这些经论以后,对极乐世界有了大概的印象,即应时刻不忘地去观想净土。这是第一个因素。

  2、积累资粮

  

  这里所讲的积累资粮的方法,主要是指七支供。在“上师瑜伽”与“菩萨戒”的开示中,也曾经讲过七支供,和这里要讲的基本上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以前所讲的供养对境,是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和金刚上师;而极乐世界修法中七支供的供养对境,则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住于阿弥陀佛净土当中的诸大菩萨。除了这点差别以外,磕头与供养等的观想方法都是一模一样的,这里就没有必要再重复。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去看《极乐愿文大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和透彻。这就是积累资粮的方法。

  其实,积累资粮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守戒、放生、布施、念咒等等。尤其是在佛陀诞辰日、转*轮日、涅槃日等佛教节日里,守戒、放生或作其它善行,其功德更是会呈十亿倍地增长;而日食、月食出现的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行善修法之机。

  当月食出现时,从开始到完全恢复通常会持续三到五个小时,我们在此之前就需作好修法准备。此时睡觉是不重要的,半夜三更也要起来修法念经。如果没有什么固定的本尊修法,就修金刚萨埵,励力忏悔,或是念阿弥陀佛心咒等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前两天曾出现过一次月食,但我们当时没有留意,又错过了一次机会,实在很可惜。

  为了避免错过这些行善修法的良好时机,你们以后就要养成看历书的习惯。大家可以去买一本由西藏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计算出来的历书,然后学一下藏文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1(1)、2(2)、3(3)、4(4)、5(5)、6(6)、7(7)、8(8)、9(9)、0(0),藏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排列方式一样,如:11(11)、23(23)、999(999)等,所以学起来很简单。学完以后,就可以找到佛教节日所对应的公历日期了。

  西藏的正统历书认为佛陀涅槃至今已有二千九百多年了,而汉地或其他地方的佛历却只有二千五百多年,但年代有多久远,是学术界要研究的问题,对我们的修行并不重要。以我们的立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地认定每年的佛教重要节日,以便利用最佳时辰来修行。

  为什么月食和日食是非常重要的修法时机呢?从世俗人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太阳和月亮,只不过是普通的恒星和卫星,月亮因地球引力而围绕其旋转,地球又围绕着太阳旋转;但从《时轮金刚》的观点来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

《慧灯之光三 阿弥陀佛修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