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供養袈裟的功德
佛陀的時代,僧服主要就是以袈裟爲主。事實上,佛教當中,也有所謂的「袈裟五德」,這是指袈裟所具有之五種功德。根據《釋氏要覽》卷上所載,釋迦如來從前爲大悲菩薩時,曾于寶藏佛之前,發誓希望于自己成佛時,袈裟能成就五種功德:
(一)佛弟子雖犯種種邪見,然若能敬心尊重袈裟,必可達聲聞、緣覺、菩薩等叁乘之果位,得不退轉。
(二)天、龍、神、鬼、人及非人,若能恭敬袈裟,則可于叁乘解脫道上,得不退轉。
(叁)若有鬼神、諸人,爲饑渴、貧窮等所迫,得袈裟小塊乃至四分,即可飲食充足。
(四)若衆生共相沖突,起怨賊之想,如念及袈裟之神力,便生慈悲之心。
(五)若持有袈裟小塊,恭敬尊重,則一旦在兵陣,常得勝于他人。
所以供養袈裟與敬重袈裟,同樣都是有功德的。袈裟是爲求解脫之人所穿法服,因穿此法服當于生死速得涅槃。
在佛經中,贊歎袈裟的功德不勝枚舉,除袈裟五德外,另有十利之說:
一者,能覆其身遠離羞恥,具足慚愧修行善法。
二者,遠離寒熱及以蚊虻惡獸毒蟲,安隱修道。
叁者,亦現沙門出家相貌,見者歡喜遠離邪心。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寶幢之相,尊重敬禮得生梵天。
五者,著袈裟時生寶塔想,能滅衆罪生諸福德。
六者,本製袈裟染令壞色,離五欲想不生貪愛。
七者,袈裟是佛淨衣,永斷煩惱作良田故。
八者,身著袈裟罪業消除,十善業道念念增長。
九者,袈裟猶如良田,能善增長菩薩道故。
十者,袈裟猶如甲胄,煩惱毒箭不能害故。
袈裟代表著佛法無量威德的聖物,若能如法禮敬,必能爲自己帶來莫大的利益!四衆弟子應對袈裟珍重愛惜,如護眼中珠,甯舍生命,不舍袈裟。哪怕是破舊、損毀的袈裟都不可隨意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