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8月22日-修菩提心

  8月22日-修菩提心

  當人生順利,心滿意足時,我們會傾向修行;當我們餓了,沒有東西吃,就會失去修行的興趣。這是因爲我們對法教缺乏完整的信心。

  修行要全心投入,讓自己完全浸潤在修心之中:有時禅修空性,有時生起出離心,有時對衆生發慈悲心。透過仔細的探索和檢視,我們會更下定決心,愈來愈努力去修持修心的法門。

  如果我們能夠終身修持兩種菩提心,在座上和座下皆正確禅修;如果我們能將心與禅觀融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就不會是凡夫的經驗。

  殊勝的菩提心會帶來所有利益。透過它,我們能夠結集身、語、意一切正面的行爲,讓我們的心與法教合而爲一,爲自己及他人爭取輪回與涅槃的一切快樂。精進修心,不久之後就能夠爲衆生及自己成就豐富的福祉。

  當我們擁有足夠的衣食,健康良好,擁有一切所需,無憂無慮時,我們不應執著,也不該依賴這些好處。反過來說,當我們無法享有這種條件,一切不如意時,我們應當利用這種情況來激勵自己的勇氣,把困境當做菩薩道路。

  商人來到了遍布珠寶的島嶼,卻空手而返,他會無顔見人。對修行者而言也是如此,我們要善用現在修行的順緣。如果能夠讓真實的菩提心生起,就算我們貧困、無名也沒有關系。

  對佛法而言,修行重于傳授和討論。佛法要真的去「修」。就算念誦百萬咒語、從事各種善行,但如果心是散漫的,就不會有任何利益。如此一來,法教對我們無益,菩提心也沒有機會增長。在所有修行之上,要勤修菩提心。

  修持菩提心,結合大乘和聲聞乘的功德,使我們變成可以漸漸裝滿稻谷的容器,或成爲漸漸滴滿法水的器皿。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