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燈之光叁 自輕他重的修法▪P2

  ..續本文上一頁下傷口,劇痛不止的傷口當即恢複如初。等上師醒來之後,發現傷口果然已經複原。原來夢中的白衣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正是因爲慈悲心的力量,才打動了觀世音菩薩,而使這位上師能夠獲得如此神奇殊勝的加持。

  雖然自輕他重修法的標准是這樣的,但我們目前肯定無法做到。即便如此,我們也應當將其作爲一個前進的目標、努力的方向。最關鍵的,就是要往這個方向走。

  (二)具體的修法

  前面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修法,主要是在打坐時精神上的修行,而自輕他重就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因此,自輕他重的修法就包括思想與行動兩個方面。當然,行爲上真正完全徹底的自輕他重,只有在證得第一地以後才能實施。因爲在獲得第一地之後,即使將自己的身肉割下布施于人,也不會有任何痛苦;即使有人前來砍下自己的頭顱,也如同斬割外面的石頭、樹木一般毫不在乎。但在慈悲心十分熾烈的時候,就像剛才所說的那位上師一樣,凡夫也有可能做到自輕他重,可這是很不容易的。對于登地菩薩而言,舍棄自己的身體、頭顱是易如反掌的事,所以不足爲奇,但作爲一名凡夫,如果能忍受痛苦,做到自輕他重,就的確是令人感動。今天所講的,就是打坐時在精神上的一種鍛煉。首先我們必須經過精神上的培訓,才能適應下一步的要求。

  1、打坐時的修法

  在打坐之初,也像其他修法的程序一樣,在准備工作做完,使心平靜下來以後,就修持知母、念恩、報恩叁個修法,之後就是以大悲心接受別人的痛苦,以及以大慈心布施自己的幸福,每一點上都應該有四個具備。這些內容前面已經講過,此處就不再重複。

  在這些修法結束之後,就進入自輕他重的正式修習。首先思維:之前我在修習菩提心方面,只是意識上的思維與觀想,但從現在起,即使我自己不能獲得解脫,如果真有這樣一個身臨其境的機會,可以將他人的痛苦以及痛苦之因——惡業轉嫁于自己,將自己的幸福以及幸福之因——善業贈送于他人,我也義不容辭。在我身強力壯的時候,如果看到一個病人,就必須當仁不讓地代受對方的苦痛,將他人的病痛完完全全地遷移到自己身上。作爲一名大乘修行人,我必須要做到這點。

  如果我的死亡可以消除或者代替一切衆生的死亡,我就應當義無反顧地去領受死亡;如果我的病痛可以減輕衆生的病患之苦,我也理所當然地應該去承受病痛。就這樣將輪回世間的生老病死等所有痛苦以及痛苦之因一一進行觀想。不能僅僅將其作爲一種觀想,而應發自內心地想,如果現在遇到這樣的情形,我也一定要真正地去做。

  當然,現在只是一種思維而已,實際上我們是做不到的。但經過天長日久的鍛煉,讓自輕他重的念頭生根、發芽,並逐步成長到十分強壯之後,總有一天,我們在行爲上也能夠做到。

  剛開始的時候雖然可以這樣思維,但卻是很虛假的,只有經過反反複複地修煉,才能夠學會並付諸實踐。以上是思維的部分,下面講觀想的部分。

  觀想的時候,將自己的上半身觀想成叁善趣的衆生——天人、非天(阿修羅)以及人。然後觀想:爲了令善趣衆生遠離痛苦,我將由自己的上半身去承受善趣衆生的痛苦——生老病死等等,因爲我的上半身承受了這些痛苦以及痛苦之因,善趣衆生的痛苦也就因此而灰飛煙滅;

  然後,又將自己的下半身觀想成叁惡趣——地獄、餓鬼以及旁生道的衆生。然後觀想:爲了令惡趣衆生遠離痛苦,我將由自己的下半身去承受它們的痛苦以及痛苦之因。

  經過日積月累的熏習,就能逐步培養出一個堅定不移的決心:如果有一天真有這樣的機會,我也一定能做到爲了斷除衆生的痛苦,而去接受它們的痛苦。這樣再叁地反觀自心,看自己能否真實地生起這樣的念頭。

  剛開始的時候雖然有這樣的願望,也會心血來潮地作一些虛僞的觀想,但一想到這是真真切切的事實,就會臨陣脫逃、退縮不前。此時,就應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將隱藏起來的自私心、貪欲心都徹底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讓它們無地自容,然後又繼續修持。

  要知道,哪怕在一刹那間,我們心裏能昙花一現般地生起這樣的想法,也是不可多得的福報,頃刻就可以積累無量的資糧,清淨無量的罪業,這是毫無疑問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生起這樣的念頭。

  但勉強是沒有用的,而需要有因緣。這裏的所謂因緣,就是指知母、念恩、報恩以及四個具備,這些修法是所有菩提心修法必不可少的程序、框架以及重要結構,其他修法都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些不同的內容而已。

  我們也可以將自己的身體觀想成與天下衆生的數量等同的無數身體,然後由觀想而成的每一個身體分別去替受每一個衆生的痛苦。

  這種一再反複的觀想方式,就是以大悲心領受衆生痛苦的內容。

  以大慈心布施自己幸福的修法內容,與以前所講的差不多,就是要培養出這樣一種念頭:如果有一天真正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將自己的幸福及幸福之因——善業贈送給他人,我也必須毫不猶豫地做到。

  現在我們不可能有這樣的念頭,否則就不會是一名凡夫。正因爲我們缺少了這樣的概念,才會從無始以來飄落輪回至今,付出了無以數計的代價,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報,以至于淪落到今天的地步。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長劫以來養成的自私惡習,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必須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持之以恒地修習以大悲心領受衆生痛苦,以及以大慈心布施自己幸福的兩個修法。

  剛一開始,只能強迫自己去觀想,但我們的心根本不願意真正地接受這種理念。此時,就應當查找原因,我爲什麼不能這樣做呢?就是因爲在知母、念恩、報恩的修法上有所欠缺的緣故。然後又回過頭去再次修持知母、念恩、報恩的修法,直到有把握真正做到的時候,才算達到了修法的標准。在沒有達到標准之前,就決不能輕言放棄。

  至于出定以及回向的方法,以前已經講過,此處就不再重複。以上是打坐時精神上的訓練,下面宣說日常生活行爲中的修法。

  2、行爲上的修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每時每刻提醒自己,從現在起,我要爲斷除衆生的痛苦而努力,無論自己是否能獲得解脫,也始終將利益衆生放在第一位。哪怕爲了一個衆生的解脫,而奮鬥成千上萬個大劫,也心甘情願。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勇氣,並在這種勇氣的基礎上,去作利益衆生的事業。雖然因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在利益衆生的深度方面有所差別,但只要盡己所能地去作,就是行爲上的自輕他重。

  這些說起來輕松簡單,可要落實到行動上,就有很大的難度。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锲而不舍,全力以赴。我們以前可以在面臨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遇到官場中的爾虞我詐時不低頭、不屈服,並自以爲是地將其看作勇敢。其實,這只不過是自欺欺人,並不是真正的勇敢。如果能直視,甚至戰勝,在修持自輕他重等修法上所遇到的困難,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勇敢,這樣的人,才是當之無愧的勇士。作爲修行人,我們應當將自己培養成這樣的勇士!

  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將好的東西當作不好的,將不好的東西當作好的。世人想望追逐的錢財、名利等等,往往是在沒有給自己帶來任何利益的時候,一夜之間就不辭而別了。

  我們大家都知道,張國榮在臨死的時候,擁有叁億港幣的身家,但萬貫家財卻不能化解他的苦楚;而繼韓國現代集團創始人,富可敵國的大亨——鄭周永扔下偌大家業去世之後,今年八月,其愛子——韓國現代集團總裁鄭夢憲,也選擇了以跳樓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今年五月,菲亞特總裁翁貝爾托·阿涅利因患腸癌醫治無效而辭世;麥當勞公司前總裁吉姆·坎塔盧波也是赤條條地猝然離開了人間,除了因製作“巨無霸”、炸雞腿等等而欠下的累累血債之外,沒有帶走一分一厘、一針一線……這樣的事例簡直是舉不勝舉。他們當初所掙的這些錢財,並不是像下雨一樣,不費吹灰之力便到手的,他們也爲此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但這些金錢、名利不但不能拯救他們,反而往往是因這些金錢、名利,才結束了他們自己的性命。

  有一位心理醫生曾經講過,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去,每二十個人當中至少有叁名精神病人。雖然他們享受著衛生、綠化等方面的優厚待遇,享受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在光鮮精致的外衣、養尊處優的面孔下,卻隱藏著紛纭的煩惱,隱藏著殺盜淫妄等惡業。

  因此,物質上的享受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只有用大乘佛法的甘露水來洗滌自己的內心,力爭將肮髒的自私心徹底洗刷幹淨,才算走上了菩提道。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如果我們能堅持不懈地修持,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慧燈之光叁 自輕他重的修法》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