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練習內心甯靜地聽
傾聽的時候,必須保持內心的甯靜,非常輕松且全心全意地──聆聽對方的說話,包含注意對方的表情、聲調、肢體語言。
有時候傾聽可以讓對方盡情地抒發內心的痛苦。慈悲地傾聽是非常深妙的修行,傾聽時不要責怪對方,也無須去評價什麼,你的出發點是爲了讓對方減輕痛苦。如果你只是假裝在聽,或未全心聆聽,對方一定感覺得到。
如果你能專注在幫助對方解除痛苦的層面上,在互動時自然就能保持慈悲心。慈悲地傾聽,不妄加評斷、分析,讓對方放心說出感覺,並從中獲得心靈的解脫。
我們傾聽是爲了減輕傾訴者的痛苦,而非評判對方或同他爭論。所以當對方批評、責怪別人,甚至言辭尖酸刻薄時。由于自己心懷慈悲,所以他的言語並不會激怒你,讓你痛苦生氣。
而當我們內心自在快樂時,這份自在快樂就會彌漫整個宇宙;反之,當我們內心充滿憎恨、憤怒時,它們也會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
學習傾聽的藝術與使用「愛語」,可以幫助他人轉化憤怒與痛苦。
谛聽是開啓溝通之門的鑰匙,也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如此便能把和平與幸福帶給家人、社會以及其他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