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原諒
因爲業緣的關系,今生我們無法避免被別人傷害。但若不能原諒別人,甚至用言語、行爲來報複別人,便是在加強自己瞋恨的習性。爲了防止造下新的惡業,我們有必要在心裏不舒服時,立刻調整自己的心態。
我們常會聽到: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處罰自己!如果是別人的錯誤,我們真的沒必要生氣,就算生氣了也要適可而止,否則我們會因爲負面的心態,種下惡業,這就是和自己過不去了。
而且,經常尋找別人的過失或是容易發怒的人,他的苦惱會越來越多,離沒有煩惱的境界也越來越遠。那些整天注意別人缺點的人,他本身就有缺點,爲什麼?因爲他沒有時間檢討自己。
世尊曾經以譬喻說明:如果一個人走在路上,突然被箭射中了,他不該花時間研究這箭是從哪裏射來的
射箭的人是誰?箭杆是用什麼木頭做的?箭頭是什麼形狀……?他最該做的事是把箭拔起來,並且使自己的傷口複原。
知道對方也有煩惱,也被情緒控製,所以我們要能原諒他人。原諒他人有如一盞探照燈,把光明帶入個人和社會的黑暗角落。
寬恕是開放心胸的展現也是本善的自然流露,這份潛力埋藏在每個當下,所以每個當下都是重新開始的契機。
想擁有一顆開放的心靈,你需要慈悲地對待自己和別人,並常常寬恕他人不善的言行。
因此,也有人說:「原諒別人一次,不算是原諒!」
以慈愛來感化怨恨,以良善來感化邪惡;以施舍來感化吝啬,以真實來感化謊言。
犯錯是平凡的,原諒才能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