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6月12日─禅修時應有的觀念(上)

  6月12日─禅修時應有的觀念(上)

  禅修就是對于心的訓練,可以減少我們的執著,拓寬我們的心胸,使我們的心清明、堅忍、平靜,使我們的身體柔軟、堅韌、無病。而在禅修之前,最重要的事,即是先確立正確的態度:

  一、不要控製:

  禅修時,不要太勉強去專注,不要試著去創造任何東西,不要起壓抑心理。

  二、只是觀察:

  當事物生起或滅去時,不作任何理性或感情的判斷,只是單純地觀照它們。可以這麼說:凡夫想要擁有的是貪欲,不想要擁有的是瞋恨,不知道那正生起或滅去的是愚癡。是好的或不好的經驗,你都必須接受和觀照。

  叁、沒有期待:

  不要企求任何東西,不要憂慮,因爲若是你的心中有這些想法,禅修會變得很困難。

  四、不斷放下:

  禅修的心應是放松及平靜的。不要用企求,或期望什麼會生起的心來禅修,否則,唯一的結果,只是讓你自己疲累。

  五、緊繃的心是沒有辦法禅修的:

  如果身與心開始疲乏時,即是檢查你禅修方法的時刻。如果心變得疲乏,便顯示你的禅修方法有問題。保持一顆輕松和自在的心,才能使你好好禅修。

  六、正念正知:

  觀照的心正具足正念,不要試著使事物如你想要的發生(心想事成),而是去如實感知事物的生起。不要讓妄想心幹擾你,修行不是去阻止妄想。禅修是以正念及正知去等候及觀照,非思考、非思維、非判斷。

  

  只有當觀照的心,沒有貪欲、瞋恨及悲傷(擔憂、焦慮)時,才會生起禅修的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