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善護口業
說話,是一門藝術。從我們口中所出的言語,可以廣結善緣,也能造惡結怨。
無論生活或工作,良好的溝通都是人際關系的第一步。佛教中也有「愛語」的教導,愛語可以讓人生起信心,以慈悲柔軟語與人互動,更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以下介紹四種說話必須注意的事情:
一、觀察說話的動機
很多人往往心直口快,從沒想到自己的言詞可能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因此在說話之前,應先想想:「我說話是否出于自私、防衛的心理?」、「我的批評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多花一些時間,觀察自己說話的動機,記得要做有意義的溝通,而非無意義的宣泄。
二、失言時立刻致歉
每個人都會有說錯話的時刻,當你察覺到自己出言不慎時,必須立刻道歉。要勇于承認錯誤,不要編一大堆借口來推卸責任。
叁、注意說話時機
談話環境是否過于嘈雜?對方目前是否願意聽你說話?談話要有禮貌,且應避免涉及過于隱私或敏感的言論。再者,當對方感到煩躁時,也應該盡量避免繼續談論下去。
四、懂得如何聆聽
與別人交談時,不僅要懂得如何說話,也要懂得如何聆聽。缺乏聽話的技巧,常會導致輕率的批評,甚至得罪他人。藉由聆聽,可以看出對方所關心的議題爲何?同時也可鼓勵對方表達得更清楚。
在說任何話之前,都該反複思考自己究竟想說什麼?該說什麼?然後再以適切的方式表達出來!
善護口業是修行的第一步。
常說利益他人的話、贊美他人的話,能夠令自他安樂,確實是利己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