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法
尤爲悲憫愚昧之衆生,尤爲攝受罪孽深重者,
尤以善巧法調難化衆,無等上師足下我頂禮。
不經修持便可成佛之臨終竅訣——捷道往生法之引導叁:往生分類,往生修法,往生儀軌。
往生分類分五:利根者見解印持法身之往生,中根者生圓雙運報身之往生,下根者無量大悲化身之往生,平凡者具叁想之往生,以大悲鐵勾超度亡靈之往生。
利根者見解印持法身之往生:在此生自相續中生起無僞實相之無誤見解並不斷串習的人,于臨終時依靠本來清淨之密道法界覺性要訣而往生于法身界中。
中根者生圓雙運報身之往生:對于生圓無二之瑜伽極爲娴熟並且對于如幻之聖尊身相具純熟力的人,臨終時中陰的迷亂顯現出現之同時,往生于雙運智慧身中。
下根者無量大悲化身之往生:獲得密宗能成熟之灌頂、未被破誓言之過患染汙、對生圓次第具有勝解,並具有中陰竅訣的人阻塞不淨的胎門並依靠大悲心的牽引和轉爲化身道用而往生清淨刹土。正如頌雲:“封閉胎門當憶有寂界,乃爲精進淨觀之一時。”
平凡者具叁想之往生:將中脈作道想、心識明點作旅客想、極樂清淨刹土作去處想而往生。
以大悲鐵鈎超度亡靈之往生:具有殊勝證悟、心境調柔、了知中陰身心相續的瑜伽士可令其他臨終者或中陰身得往生。本來超度亡靈者必須是獲得見道之士(登地菩薩)。如米拉日巴尊者說:“未見聖道谛之前,切莫超度亡者靈。”超度亡靈最適宜的時刻是外氣已中斷、內氣未中斷之際。如果逢遇確定性的如此之時(指前所說“外氣已中斷,內氣未中斷之際”)則請稍微熟悉往生竅訣的人作往生儀式也得很大利益,並能阻塞惡趣之道,如同剛出發入道的旅客容易被友伴所轉一般。否則身心已脫離後很難以超度使其往生。如此(要超度身心已分離者)必須是了知中陰界、自心已獲得自在之人。若是這樣的瑜伽士,則已脫離肉身的中陰身依此外緣(瑜伽士的往生法)而容易轉移,即使其神識已到了中陰界,若對它作往生法儀式,也能將其引到清淨刹土中。否則再將神識勾召回蘊身,而作超度實際上無有任何實義。因此如今大多數徒有美名的上師或活佛等超度亡靈時,如果他們完全出自慈悲菩提心而根本不牽扯私欲,則僅以發菩提心力便可饒益亡靈,並且也不會成爲自己修行的道障。反之爲謀求自利、僅僅依靠口頭會念誦而超度亡靈並接受死者的往生馬167是極其下劣的行爲。如頌雲:“己未趨至解脫之幹地,然卻致力引導他人者,此二之理少許不相合,猶如溺水之人救溺者。”從前大證悟者丹增秋佩大師去匝日神山。一次他的境界中出現了昔日他所超度並收取了往生馬的一個人,看到他從血海中露出頭並喊著大師(丹增秋佩)的名字問:“我該怎麼辦呢?”大師驚恐萬分地說道:“我將轉繞神山的功德回向與你。”于是那人便不見了。不僅如此,而且即便是具有殊勝證悟的補特迦羅高僧大德,若接受亡人供養後沒有念經回向等,也將成爲地道之障。從前,竹欽仁波切傑美泰秋丹增圓寂時,(其眷屬)迎請哲美揚炯滾波尊者念誦遺體火葬儀軌。結果尊者一整天唯一念誦沐浴儀軌進行勾召,反複超度(遷識),如同對一個普通人作超度一樣。諸僧人問:“爲什麼這樣做呢?”尊者解釋說:“他(傑美泰)以前接受了超度亡者的黑馬供品,但當時卻未對死者誦經念儀軌作回向,這亡者是一個罪業深重的人,因此對他的地道成就稍有障礙,但現在通過我們二者並肩攜力已將亡靈超度了。”據說這亡者是各洛丹增。因此,那些身居上師大活佛之位的人也是同樣,接受亡財之時若既不發心也不作回向、發願、念儀軌等,而認爲我是如何如何了不起的上師、大活佛,則無有任何實義。即使是被無誤認定爲是高僧前輩轉世的那些活佛們,最初也需要從藏文的元音字母開始學習,即包括文字讀誦以上必須與普通人無有差別地學習。所以說忘記了前世所精通的文字讀誦而未遺忘生圓瑜伽的人肯定沒有。因此我認爲(那些小活佛)不應該僅能騎馬就開始享用信財亡財,而首先修學發心、致力閉關修持極爲重要。
具叁想之往生:此時所講的往生法是平凡人具叁想之往生或稱爲心識上師(觀想自己的心識與上師的智慧成爲無二無別)之往生。如《無垢忏悔續》雲:“依靠臨終光環聲往生。”所說之義相同。此類往生法對具殊勝證悟的補特迦羅而言,是不需要的。如續中說:“死亡乃分別,可引空行刹。”又:“所謂之死亡,瑜伽小成佛。”今生已得堅地,已獲生死自在的補特迦羅雖然表面上好象死亡,但實際上只是如從此處到彼處一般;修習生圓次第的行者則如前所說以生死、中有的教授而于叁身中得往生。正如所謂的往生法引導修法低劣者。因此修道未得穩固或者罪孽深重之人等需此要訣(具叁想往生法)。若具足如是竅訣,則無論其罪業如何深重也必定不會墮入惡趣,如造無間罪業,徑趨直下之人若值遇此教言,則必定不墮惡趣。如續雲:“日日殺梵志,及造五無間,以此道解脫,不爲罪業染。”又:“九竅168之上方,意念可往生,不爲罪業染,生于清淨刹。”其它續也雲:“頭頂日月座墊上,具相上師尊足前,若知趨入中脈道,造五無間亦解脫。”所以說此深道往生法之教言是不修便可成佛之法,以強力令罪孽深重者入解脫之密道。金剛持佛說:“日日殺梵志,及造五無間,若遇此教言,解脫定無疑。”邬金蓮花生大士也說:“修持成佛法皆有,不修成佛法我有。”大智者那諾巴說:“九門乃爲輪回窗,一門即大手印門,關閉九門啓一門,無疑趨入解脫道。”南岩瑪爾巴羅紮尊者也曾說:“吾今修持往生法,反反複複修煉己,平凡而死亦無懼,具有前修之把握。”至尊笑金剛說:“此等往生融合169之竅訣,乃爲摧毀中有之向導,具足此道之人可有否?命風進入中脈人安樂,彼將趨入法界唉瑪吙。”
往生修法分二:修煉,運用。
修煉:如今自己求得往生之引導後,反複修煉,在未出現驗相之前精勤努力修持。現在自身的風脈明點全部無有衰退,正值旺盛之時,依靠往生法直接往生稍有困難。真正到了臨死之時或極爲腐朽年邁之際則容易依此往生。譬如,果實等夏季正值茂盛繁榮之時難以采摘,秋季瓜熟蒂落之時衣邊稍微接觸便可墜落。
運用:自己出現死相,知道無論如何也無法避免死亡並出現隱沒次第170等之時,應當修往生法,除此之外均不可依之往生。如續雲:“時機成熟當往生,非時往生殺天尊。”本來隱沒次第有多種,然而就淺顯易懂而言,分爲五根、四大、明增得叁種隱沒次第。
五根隱沒次第:如若自己枕邊有僧人念經,但只聽到嗡嗡聲,而聽不清詞句,這時表明耳識已滅盡。或者雖然沒有那樣,但別人的交談言說等對他來說也好象是從遠處傳來的聲音一樣,僅能聽到聲音卻聽不清詞字。同樣眼看色法也只是模模糊糊而看不清究竟爲何物,說明此時眼識已滅盡。以此類推鼻嗅氣香、舌品味道、身體所觸等都無有感受時是最後隱沒次第,上師應在此時爲其直指心性,若有念往生儀軌者在這時最爲適宜。之後,肉界融入地大之時,身體出現如墮入坑中或爲山所壓般的沈重感。如現在有些臨終的人口中喊著“向上拽我”或“將我的枕頭墊高”等等;隨後血界融入水大之中時,流出口水或鼻涕等;接著暖界融入火大之中時,口鼻全部幹燥,體溫從邊緣內收,有些人從頭頂突突地冒出蒸氣;氣界融入風大之中時,上行、下泄、平住、遍行之風全部收于持命風中,從而使吸氣困難,氣息從肺部經過黑白咽喉而向外呼出。體內的全部血液收于命脈中,心間依次流出叁滴血,于是便呼出叁口長氣,外氣驟然中斷。爾時從頂部來自于父親的白明點快速下降,外相猶如月光遍照清淨虛空一般,出現白光;內相出現明的覺受,並且滅盡了叁十叁種嗔心分別念,即是所謂的明相。從臍部來自于母親的紅明點快速上升,外相猶如日光普照清淨虛空一般出現紅光;內相産生了大樂覺受,滅盡了四十種貪心分別念,這是所謂的增相。隨後白紅二種(明點)于心間相合,意識進入其間,外相猶如黑暗遍布清淨虛空一般,出現黑光;內相生起無分別識的覺受,之後驟然昏迷,這是所謂的得相。之後稍微蘇醒,出現了猶如遠離叁垢(雲、霧、塵)的清淨虛空般的基位光明,若能認識其自性本面而入定,則稱爲利根法身往生,此即不經過中陰而成佛。隨後依次出現法性中陰與生有中陰,這些是正行的支分,所以在此不贅述。
其中對于無有豐富修道經驗的人來說,進行運用往生法最適宜的時間是在隱沒次第開始出現之時。此刻應當完全斷除對今生的一切貪執,並且自己應意念:現在我要死了,依靠上師所傳的竅訣將如同勇士射出的箭一般飛往清淨刹土,因此我十分高興。從而心生勇氣。如果自己明觀往生法的所緣境有困難,則可請有能力的道友助念,此時,無論如何應依靠以往所修煉的深道往生教授以強力往生。無論修煉還是運用之時往生法的修法都相同。即真實觀修往生教授之次第:在一舒適座墊上金剛跏趺坐,身體端直,首先應從念誦《遠喚上師》171頌開始,完整無缺地明觀修持上師瑜伽中包括結座以上的一切次第。其次進入正行觀想:將自己的身蘊刹那觀爲金剛瑜伽母,身紅色、一面二臂、雙足起舞式、叁目直視虛空。修往生法時瑜伽母的表情(與上師瑜伽中不同)寂靜的神情中略帶怒容,右手將喚醒無明愚癡睡眠的顱骨手鼓舉向虛空界,左手執持根除叁毒的彎刀于腰際、以骨飾、花束嚴飾裸體,現而無自性,宛如撐起的紅緞帳幕一般,這是外身的觀想法。又觀想位于身體中央的垂直中脈猶如在空室內插入柱子一般,不歪向左右任何一方,挺直地立于身體中央,所以稱爲中脈。爲表示法身無變而將其顔色觀爲猶如石青皮一般湛藍;爲表示習氣障薄弱而將其觀爲如蓮花瓣般輕薄,爲表示遣除無明黑暗而…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14 往生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