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慈悲心運動
世界和平有賴于擁有慈愛和悲心的人。觀察瀕臨絕種的動物就知道,如果我們不保育它們,未來就再也見不到了。同樣的,如果人們缺少慈悲心,互相傷害的情形就會發生,我們的生命也就變得岌岌可危。
慈悲心不僅是自己生命安樂的基礎,也是一切有情幸福的泉源。如果要讓所有受苦衆生安樂,我們自己必須生起慈悲心。
僅僅說:「我發慈悲心!」這並不夠。慈悲心不會憑空出現在你的心中。若單單只依靠老師講授或閱讀經書時,它才出現,這樣的慈悲心便顯得營養不良。我們必須使慈悲心隨時隨地就能生起,而且使它非常健壯,能克製其它不良的心所(心所有法的簡稱,也就是爲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不僅是在生活安逸順遂之時,能對衆生慈悲;自己遇到困頓、麻煩之時,也能輕易生起。
爲了讓慈悲心常駐心中,我們必須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培養慈悲心。從日常生活做起,要避免傷害衆生,並且利益、服務他們。以此爲基礎,不僅僅是對家人、朋友起慈悲心,還要對陌生人、敵人起無分別的慈悲心。這無分別的慈悲心是佛教的菁華,也是整個佛教的內涵。
有位證、教雙美的仁波切說:「只要珍惜其他衆生,即使我們沒有刻意禮敬諸佛、菩薩,也會令諸佛、菩薩歡喜。幫助其他衆生解決苦惱,是對諸佛、菩薩最好的供養,因爲它圓滿了諸佛、菩薩的願望。
讓慈悲心永遠伴隨我們:用慈悲心過日子,用慈悲心工作,用慈悲心面對死亡,用慈悲心修行,用慈悲心來享受生命!」
悲心、慈心會徹底轉化我們的心,扭轉我們不善的念頭或行爲。
慈悲心給我們一種新的態度、一顆嶄新的心,那是佛教大師傳承下來的教示:
「每一次呼吸,都帶給一切有情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