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3月31日─不要抱怨

  3月31日─不要抱怨

  現實中,我們難免會遭遇到挫折與不公平的待遇。往往有些人會因此心生不滿,而不滿的情緒通常就會以牢騷、批評的方式表達出來,藉此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或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從佛法來說,這是一種心理自我防護的行爲。但這種出于反射的心態,是佛、菩薩勸誡修行者必須去避免的,因爲牢騷、抱怨只會削弱人們的心志,降低對治煩惱的能力,對現實生活完全沒有好處。

  有一則關于抱怨的故事,是我們應該警惕的。中國古時候有一間禅寺,裏面有一個特別的規矩:

  每到年底,寺裏的和尚必須用叁個字總結這一年來修行的心得,再告訴住持方丈。

  第一年年底,方丈問一個新來的和尚心裏最想說什麼,新和尚說:「床很硬!」

  第二年年底,方丈又問這位新來的和尚心裏想說什麼,新和尚說:「吃不好!」

  第叁年年底,這位和尚沒等方丈開口,就搶先說:「我要走!」

  方丈望著和尚的背影,告誡身旁的弟子說:「爲人處世應『記自身之錯,忘他人之過;記他人之情,忘施人之恩。』光是埋怨,並不能改變現況;爲何不實際點,去做該做的事呢!」

  這個新和尚只考慮自己要什麼,卻從來沒有想過他給過別人什麼?像新和尚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也很多,他們這也看不慣,那也不如意,怨氣連連、牢騷滿腹,總覺得別人都對不起他。這種心裏只有抱怨的人,不會有感恩之心。

  

  愛抱怨的惡習使這些人丟失了責任感和使命感,總是看到事情對自己不利的那一面,而使自己解決問題的道路越走越窄---這就是抱怨帶來的壞處。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