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3月18日─什麼是菩提心?

  3月18日─什麼是菩提心?

  如果修行人依據觀察自身的苦爲標准,轉而觀察所有衆生的苦,便能生起大悲心;自己勇敢承擔起救度衆生的重任,而且了解到唯有成佛可以成辦此一義利,然後發願成佛,這就是發菩提心──這時候便入了大乘門。可知入大乘的唯一標准,就是菩提心。

  衆生如果想要證得無上正等覺,應在初發菩提心之後,繼續努力修學世俗和勝義二種菩提心,這是依發心本質的分類。勝義菩提心是成就佛果的主因,而世俗菩提心是成就佛果的助緣。世俗菩提心又分爲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以旅行爲例。第一步是動機,也就是確定目的地。第一個念頭是:「我要帶領所有衆生達致圓滿佛果的狀態。」這便是願菩提心。接著是准備費用、行李等必要用品,出發上路,相應地你要實踐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訓練自己如何安置所有衆生于佛果圓滿的狀態。如此實踐六度,便是行菩提心。

  透過在資糧道和加行道長時間的修持世俗菩提心,最後達致見道,親自體證真如:諸法本然的狀態。這便是一種超越一切語言闡述的智慧,空性的真谛,此時所生起的便是勝義菩提心。

  

  菩提心能息除一切逆緣,能圓滿自、他一切心願。

  菩提心有兩個面向:

  一是爲了一切衆生,二是智慧的開展。

  菩提心是智慧的開展,證悟空性是爲了利益衆生而成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