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快樂當義工
義工的工作性質和一般工作並不一樣,一般工作的主要目的,通常與換取金錢或物質有關,而義工則不是以換取經濟上的報酬爲考量;兩種工作的性質,在發心上是不同的。
科學研究證實,從事公益行善的利他活動,確實可以讓人變得更快樂。助人,可以提升正面的心情快樂指數,而憂郁症患者多從事志工活動,對于改善身心狀況也相當地有幫助。
擔任義工的服務者,多半是因爲認同社會公益、他人福祉、付出奉獻、慈心悲心等道德義務,在工作中更有著深刻的體認,因此可以擴展自己的心量、獲得心靈成就及快樂,對于自我價值的肯定,更有莫大的助益。擔任義工,雖然沒有實質的薪資,但所獲得的喜悅和滿足感,卻是無價的。
這種想要嘉惠世間大衆的心,就是佛教所說的發心。從事服務社會大衆的行動,就是一種菩薩行。
做義工可以迅速累積福報,因爲:
義工的發心態度---這是累積慈悲資糧;
義工的無私無偏---這是累積平等資糧;
義工的付出奉獻---這是累積布施資糧;
義工的不辭勞苦---這是累積精進資糧;
義工的任勞任怨---這是累積安忍資糧;
義工的護衆不害---這是累積持戒資糧;
義工的專心一意---這是累積禅定資糧;
義工的用心思考---這是累積智慧資糧。
所以義工除了結交朋友、廣結善緣之外,
更有累積福報、自利利他的深遠意義!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欲爲佛門龍象,先做衆生牛馬。
當佛門的義工,不是替佛菩薩做事,而是爲自己累積福報。
生命志業體除了生命電視教育中心(原:佛陀教育中心),也包括了生命電視臺、生命基金會、中華護生協會、中華印經協會、臺灣救狗協會等單位,共同目標都是爲了宣揚生命價值、廣傳佛陀教法。如果有心有力的話,歡迎您成爲生命志業體的義工,也是對佛法殊勝的供養及護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