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得出結論說:人體結構表明,人本來不是需要烹調,而是一種吃果子的動物;他只能吃他母親的奶,等他長出牙齒了,便開始吃硬食物。從醫學上說,他們的意見是:不吃所有的香料和醬料。根據實踐和經濟的說法,他們則表明,素食是最省錢的。這一切見地對我都有影響,在素食館我遇到過所有這些類型的素食主義者。英國有一個素食者協會,而且由這個協會出版了一種周刊;我訂閱了一份,參加了這個協會,而且不久還成了協會執行委員會的委員。就在這裏,我同那些被認爲是素食主義的著名人物有了往來,並且開始了我自己關于飲食方法的體驗。
我不再吃特意從國內帶來的糖果和香料了。想法一轉變過來,對于香料的嗜好就逐漸消失了,現在我用開水煮熟的菠菜,吃得津津有味,可是以前我在裏奇蒙吃過,是淡而無味。這許多實驗教訓了我,真正嘗到滋味的並不是舌頭而是心情。
史懷哲小故事
史懷哲在小時候就不忍殺生,朋友邀他去釣魚,他都一再推辭;每天睡前一定要爲所有生物禱告後,才能入睡。剛到非洲,他曾看見當地的人用馬兒拉木頭,覺得非常心痛,也因爲非洲的種種,更讓他體悟出尊重生命的理念,于是他在非洲時,不僅照顧病人,也收養了兩百多只的動物,可見他尊重生命的理念是多麼偉大!
有一個傍晚,史懷哲和友人坐在屋前閑談,友人發現一只大黑蟻爬上史懷哲的衣領,直覺地伸手想把它拍掉。史懷哲擋住他的手,說:「這是『我的』螞蟻!」
還有一次他倒了一湯匙的果汁在地上,一群小黑蟻馬上圍過來吸吮。史懷哲開心地說:「看這些小東西!真像牛在池裏玩水哩!」
馬龍.白蘭度
老牌明星馬龍.白蘭度在拍片時,就一改平常吃飯的習慣,以蒸煮的綠葉蔬菜爲主,他更自信地說:「這可增加體內所需求的維生素,使我更有精力。」
馬度芸──曾任TVBS新聞主播
馬度芸剛開始吃素不是爲了美容,而是學佛的因緣。
在吃素的過程中,馬度芸不諱言嗜肉習氣的誘惑:「有一次朋友聚會在一家歐式自助餐廳,除了生菜外,沒有任何素菜。即使是青菜也加了幹貝等肉類,我幾乎沒有可以吃的東西。看朋友們吃得津津有味,牛小排、肋排、鮮蝦……,那時已吃素的我,心中便動搖了。突然覺得,既然心裏那麼想吃,就吃吧!結果就違背自己的誓言。再度吃葷的感覺,既不特別惡心,也不特別好吃,反而沒有之前想象中的那麼美味、難以抗拒。結果,第二天便嘗到皮膚有點過敏的後遺症,可能是吃素已有一段時間,不能忍受肉食的雜質吧!但是,從此以後,肉食不再對我有任何的吸引力了!」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曾說:「吃素以後,人們會和平、健康地活到高壽,並且把類似的生活方式傳給後代子孫。」
又說:「如果你要吃肉,那你就得需要更大更大的土地來種植物,一方面給這些待宰的牛羊吃,一方面你自己也得吃蔬菜,于是你就會開始觊觎隔壁歐吉桑、歐巴桑的土地,想把它搶過來,于是你就得發動戰爭。」
琳達.珍蒂──鋼琴公主
琳達.珍蒂她開朗的笑容和健康的體魄來自于每天堅持不懈的體育鍛煉,並且嚴守素食主義。她還是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會員,無論走到世界哪個角落,都要向人們呼籲「熱愛環境、熱愛生命」,她自己也養了九只小狗和兩只狼。
達文西
文藝複興時期的義大利藝術家達文西是以道德爲吃素原因的寫照。
他寫道:「鄙視生命的人,不配擁有生命。」他認爲吃肉者的身體是埋葬吃下的動物的墓地。
王維
王維是盛唐時代著名的詩人,除了藝術上的成就外,王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他與佛教的密切淵源了。王維生于素食之家,他的母親崔氏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帶發修行,並因同鄉的關系,師事一代名僧大照(《宋高僧傳》記爲大慧)普寂禅師叁十余年,一生「褐衣蔬食,持戒安禅」(《請施莊爲寺表》),對事母至孝的王維産生了莫大的影響。王維自己也是長年素食,到晚歲就更加嚴格,他在《谒璇上人》一詩中寫有「誓從斷葷血,不複嬰世網」的詩句,決心謹遵佛法教敕、上人風訓,茹素戒殺,勤求出世解脫之道。
米莉娅──104歲的牧羊人
米莉娅是塞爾維亞米裏奇附近一個名叫波德拉瓦涅城鎮上的老壽星,今年一百零四歲。
米莉娅年已過百,但身體壯實,眼不花耳不聾,每天做家務,還放牧一百五十只綿羊。一百多年來,米莉娅僅去過二次醫院,不是看病,而是接種疫苗。
米莉娅有著很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喝酒、不暴飲暴食,飲食以素食爲主。他說:「吃素健壯了我的身體、淨化了我的靈魂。」米莉娅認爲,現在的年輕人不注意保重身體,經常飲酒吸煙,有人還吸毒,因此不長壽。
路斯.海德裏奇
夏威夷素食會的主席 Ruth Heidrich 自從在四十七歲證實患上癌症後,便開始奉行純素食主義,其後更在馬拉松及全能鐵人賽中勇奪無數獎項。
艾瑞克.李蒙──好萊塢俱樂部創辦人
早年是健美先生的艾瑞克,自從棄武從文後,就長期茹素,並學習許多提升身心靈層次的課程。
托爾斯泰
我只想說,符合特定規則的、有益的行爲,對一個美好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認真的話,這個向往會産生一系列結果。在這個系列中,首要的美德,首先必須達到的是自製──自我約束。
一個人要學會自製就要遵循系列原則,第一件事就是食物控製。
如果他尋求一個美好的生活,他是認真的、嚴肅的,那麼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戒絕他所習慣的肉食。
因爲,說人類的同情心──這種肉食激發
起來的同情心──是無關緊要的,這種說法明明白白是不道德的,與這種說法相應的行爲──屠殺,是與人類的道德品性相違背的。
毛澤東
毛澤東八十叁歲去世,他的長壽與他的健康身體有關;而他的健康身體又和年輕時堅持體育鍛煉有直接的關系。一九五一年十一月,毛澤東在中南海接見年輕時一起奮鬥的老同學周世钊等人時,他講了防老的養生之道:「基本吃素,堅持走路,心情舒暢,勞逸適度。」十六字訣,後來又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修改成爲「基本吃素,飯後百步,遇事不怒,勞逸適度。」
結論
素食本來就是最健康、衛生的食物,素食人士患上心髒病、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的機會相對非素食者爲少,是故近來歐美醫學提倡的健康食物,大多以植物性食品爲主,或稱爲天然食物。多數人都不認識素食的好處,認爲肉食才是最佳的營養品,殊不知肉食才是最大的致病之源。
紐西蘭盛産肥羊,澳洲、加拿大盛産牛、雞,這些地方的國民天天都以烤羊肉、烤牛肉、炸雞肉爲主食,所以他們患上癌症、心髒病、高血壓、腦充血、膽結石、腎結石、血管硬化、中風等病症的比率爲全球之冠,更是造成當地人民死亡的因素。
美國人享用肉食略次于紐、澳、加叁國,但同樣注重肉食,所以心髒病成爲美國人的頭號殺手,癌症居第二位。東方最富裕的國家是日本和臺灣,日本人愛吃生魚片、活蝦、烤牛肉,因此,國民患心髒病與腸、胃癌症的比率爲亞洲之冠;臺灣近幾年肉類、魚類、蝦類的消耗量已經超越日本,所以心髒病、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比率正直線上升,引起社會的重視。
爲了應付巿場需求,商人貪圖豐厚的利潤,使用催促牲口快速成長的化學藥品注入動物體內,而這些「打針雞」、「打荷爾蒙牛」、「打肥豬素」最終都進入人的體內,大量的致癌成份累積在人體內,再也無法清除掉。無論是歐美或亞洲國家,幾乎人人都拚命貪饞地享受太多的肉食,無意中使自己加速走向死亡。
事實告訴我們,肉食的增加與疾病的發病率成正比。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烤雞烤鴨佐以佳釀美酒,這種大家認爲人生的最高享受,其實是一種慢性自殺。所以奉勸大家,少食肉,或不食肉改爲素食,是防治疾病的最佳途徑。
素食對我們人類來說,無論是維持身體健康或避免因果業報,都有莫大的利益。尤其素食還可以促進社會善良風氣,因爲素食者不願爲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置其他動物于死地,盡量避免殺生的機會,一個連動物都不肯傷害的人,必然不會去傷害別人;不只不會去傷害別人,還會進一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此由個人擴大到社會國家,能令社會安甯,世界和平。
現代社會提倡素食的人越來越多了,素食餐廳也如雨後春筍般林立。有人是爲了宗教的理由,有人則是爲了健康,更有人二者兼顧,一舉兩得。看了本書介紹這麼多吃素的好處,你還在等什麼呢?快改吃素食吧!
《(新)素食主義》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