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輻一般,臍部幻化輪有六十四脈瓣,瓣端朝上;心間*輪有八脈瓣,瓣端朝下;喉間受用輪有十六脈瓣,瓣端朝上;頭頂大樂輪有叁十二脈瓣,瓣端朝下。再如前一樣明觀降下甘露,從自身頭頂大樂輪開始至四脈輪以及由彼分出的體內一切部分,乃至手足的指尖以上全部充滿白色的甘露,猶如水晶寶瓶裝滿牛奶一般。觀想自他一切衆生從而獲得了寶瓶、秘密、智慧、句義四種灌頂,清淨了業障、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四障。相續中生起了喜、殊喜、極喜、俱生喜四喜之智慧,現前了化身、報身、法身、自性身四身之果位。之後,念誦:
滾 波 大讷莫西 夢 巴意
怙主!我以愚昧無知故,
大 策 累讷 嘎 揚 年
于叁昧耶有失犯,
喇嘛滾 布 加 湊 戒
怙主上師祈救護,
湊喔多吉怎巴得
亦即主尊金剛持,
特 吉親 波 大 涅堅
具足大悲體性者,
晝 哦 湊拉 大 加 切
衆生主尊我皈依。
大 蕩 思 堅 他 加戒革頌 特 匝 瓦蕩
發 露 忏悔身 語 意 所失 毀的一切 根本
煙 拉 各大 策年 巴 踏加 透 漏 夏 瘦
支 分 叁 昧 耶,祈 求 賜 予 加 持一切罪
的 巴蕩 這巴尼 洞這 莫 湊 踏 加 向揚
障、墮 罪、垢 染
大 巴 匝 德 索
全 部 清 淨。
念完忏悔文,緊接著上師金剛薩埵和顔悅色地說:“善男子,你所違犯的一切罪障 都已清淨。”如此賜予開許後,上師金剛薩埵化爲光融入于自身,以此爲緣,自已變成了與前所觀相同的金剛薩埵尊,現空猶如鏡中之影像,觀想其心間扁芥子許的月輪上,中央是藍色的吽( )字,吽前面是白色的嗡( )字,右邊是黃色的班紮( ),後方是紅色的薩( )字,左邊是綠色的埵( )字,然後念誦“嗡班紮薩埵吽”( )的同時(觀想)從五字放射白、黃、紅、綠、藍五色光,光的頂端嬉女等供養天女揮手散出八吉祥徽、輪王七寶、幡傘、寶幢、華蓋、千輻金輪、右旋海螺等無量供品,
圖:報身金剛薩埵
圖:報身十叁服飾
供養居于十方廣大無邊、不可思議刹土中的諸佛菩薩,令其心生歡喜,從而圓滿了資糧、清淨了罪障。再觀想諸佛佛子的一切大悲、加持形成了五顔六色各種各樣的光而融入于自身,自己現前了殊勝與共同悉地(成就)、與學道相關的四種持明123以及究竟之果——無學道雙運之果位,這是准備自利法身之緣起。又觀想從此五字向下放射出無量光芒照耀叁界六道一切衆生,使他們相續中所有的一切罪障、痛苦、習氣等全部清淨,猶如暗處出現太陽一樣。一切外器世界變成現喜刹土,一切內情衆生變爲白、黃、紅、綠、藍五色金剛薩埵之自性,之後他們全部口誦“嗡班紮薩埵吽”,發出嗡嗡之聲,這是准備他利色身之緣起。如于《法行習氣自解脫續》中說:“射收二利淨除分別障。”如此所說之義,指的也是(上述)這種要訣,依靠這樣的觀想要訣後,以密宗金剛乘善巧方便的要點一刹那中可圓滿不可思議的福慧資糧,同時也能夠成辦饒益遍滿虛空界衆生的事業。如此盡力念誦。到最後收座時觀想現爲現喜刹土的一切外器世界全部攝(收)于內情五部金剛薩埵尊衆之中,他們也依次化爲光融入于自身,自己也從邊緣逐漸化光融入于心間的“嗡”( )字中、“嗡”( )融入“班紮”( )、“班紮( )”融入于“薩”( )、“薩( )”融于“埵( )”、“ 埵( )”融入“吽( )”字的“雅布傑( )”、“雅布傑( )”融入“短啊( )”、“短啊( )”融入“哈( )”、“哈( )”融入頭部的日月明點( )中,到“那達124( )”之間次第融入。最後“那達”也如彩虹消于空中般地消失了,這樣于無緣離戲的境界中稍許放松而入定。之後又開始生起分別念時,則再將一切器情都明觀爲金剛薩埵刹土,並念誦:
給 瓦德 噫 涅德 達
我今速以此善根
多吉森 華 哲 傑 內
成就金剛薩埵尊
桌 瓦 久 江瑪利巴
令諸衆生無一余
得耶薩拉夠 巴 秀
悉皆安置于此地
等回向發願文。身心專注所緣、不散他處、不夾雜閑言碎語十分重要。如續部雲:“若無此等持,如海底磐石,誦數劫無果。”又雲:“淨與不淨差千倍,有無等持差十萬。”念修密咒時如果摻雜一些庸俗不堪的閑言碎語而念誦,那麼他所念的密咒稱爲不清淨念誦。譬如雖然僅于純金、白銀中摻雜少許黃銅或普通銅,但也只能稱爲非金或僞銀了,它們再也起不到純金銀的作用了。邬金蓮師也說:“雜有绮語誦一年,不如禁語誦一月。”
當今時代有些經忏師也是同樣,在大衆中念經、誦咒時盡力禁語十分重要。雜有庸俗绮語的念經、誦咒等無有任何實義,尤其是作超度亡靈等佛事時,那些正在中陰界遭受畏怖、恐懼、痛苦等逼迫的衆生爲了獲利,會滿懷希望地跑到上師僧人們面前,那時如果他們既不能明觀等持也不具足淨戒、叁昧耶,而且說些貪嗔之語、胡思亂想(分別念紛紛湧現),則因那些中陰身具有神通,所以知曉後便對這些上師僧人們起邪見或生嗔心,結果以此爲緣而墮入惡趣中。此類上師有不如沒有好。尤其是密宗金剛乘所有的儀軌即所謂的“明觀生次依句門”。本來明觀生起次第的要義必須要依靠詞句而觀想,可(有些人)對應觀的生圓次第之義,絲毫也不專注,而只是口頭上铿锵有力、聲調抑揚地吟誦“明明觀觀修修”等多種儀軌的詞句,到了最重要諷誦心咒的時候,心情頓然放松,甚至原來端坐的身體也已東倒西歪了,開始吸百惡之源的煙草,談論“溝頭溝尾”等無關語,開啓了衆多绮語伏藏之門125。如同捋黑色腸子般空數念珠而混日子。到了下午時看一下天空後便口誦“班紮布白得貝”等吹打法器發出巨響(而念完儀軌)。這種諷誦儀軌是非常下劣、無有實義的佛事,諸如此類形象佛事不如以清淨意樂念誦一遍《叁十五佛忏悔經》或《普賢行願品》好。這樣依靠不清淨的念誦及儀軌的影像而將亡魂引入惡趣的那些上師僧人們對活人作佛事也同樣只能是弊大于利。這類人享用信財確實好似食用熾燃的鐵錘一般。所以享用信財、亡財者無論是上師還是普通僧人都是同樣,不應將注意力僅僅放在肉塊大小、油餅薄厚、供養好壞上,而應對于那些遇到緊要關頭、備受痛苦、無依無怙的病人或死者一視同仁,發心饒益他們,以慈悲、菩提心攝持而行事,專心致志精進念修自己所了知的生圓次第法。不能如是了知者也應隨著詞句憶念意義,或者至少也應以慈悲心憐憫這些可憐的衆生、對叁寶的無欺谛實力生起信心、定解等,身語意叁門專一集中精進念誦。如果能做到儀軌念誦音正、清晰、發心清淨則依靠皈依處叁寶之大悲力和無欺因果之力以及菩提心的無量功德等,必定會使病人或死者得利。並且正如所謂的“于人墊上淨己障”,可同時圓滿自他的二種資糧,將與之結緣者安置于解脫道,因此我們應當竭盡全力精進修持妙法。
本來如今有些共稱比較賢良並了知因果的上師僧人們,因畏懼享用信財、亡財的過患,對于病人、死者等備受痛苦的衆生,僅僅加持、回向、發願等佛事也不做,則已斷絕了慈悲、菩提心之根本。又有些人過于注重私欲,到施主家後,在大衆行列中,需要爲施主家念誦的經不念,反而取出自己黑乎乎的念誦集,認爲自己的經不能間斷而裝模作樣地念誦,他們對自己的少許念經、誦咒如此認真謹慎,並且認爲可以淨除自己的罪障及享用信財的罪過,而在爲施主家念誦的大衆行列中卻東張西望、胡言亂語、心不在焉,不考慮那些所應救護的衆生——死者或活人的利益。這些人已斷絕了慈悲菩提心的根本。所以雖然他們後來盡力淨除享用信財的罪過,但因是作意私欲之惡心,所以也難以清淨享用信財之障。因此,我們如果最初就以慈悲、菩提心爲根本,盡其所知、盡己所能、誠心誠意精進修持生圓次第等不離饒益衆生的發心,則無論在自家或到他家觀修生圓次第、念經、誦咒無有絲毫差別。無論如何必須遠離私欲之心,專心利他,這點都是相同的。
忏悔之功德
如果如此一心專注並不摻雜庸俗之語,而一次性地(在同一時間中)念誦一百零八遍百字明,則往昔所造的一切罪障及失戒必定全部得以清淨,這是上師金剛薩埵親口允諾的。《無垢忏悔續》中也說:“百字明是一切善逝的智慧精華,能夠淨除所有的失戒與分別念的罪障,稱爲一切忏悔之王。若一次性念誦一百零八遍,則可酬補一切所失之戒,將從叁惡趣中獲得解脫。任何一個修行者如果能發誓念誦,則不但此人今生會被叁世諸佛視爲勝妙長子而加以救護,而且死後也無疑將成爲諸佛之長子。”此外進入密宗金剛乘之門後,無論失毀了根本誓言還是支分誓言,如果每天觀修金剛薩埵並念誦二十一遍百字明,則稱爲加持墮罪,即墮罪所産生的異熟果不會越來越增長。如果念誦十萬遍百字明則可徹底清淨一切墮罪。如《莊嚴藏續》雲:“妙觀白蓮月墊上,上師金剛薩埵尊,依照百字明儀軌,倘若念誦二十一,即將加持墮罪故,使其不複得增長,諸成就者所宣說,恒時精進當修持,倘若已誦十萬遍,必將清淨諸罪障。”
當今時代于此藏地,上師僧人、乃至在家男女以上無有任何一個人未曾受過灌頂,所以無有未入密宗之門的。趣入密乘之後如果不守誓言則必墮地獄,若守誓言則可獲得圓滿佛果,除此二種外無有其它的去處,猶如將蛇置于竹筒中一般。譬如,竹筒裏的蛇,上去或下去此外無去處。如《功德藏》雲:“入密士夫之去處,惡趣(指地獄)佛外無叁處。”因此對于分類細致、種類衆多的密宗叁昧耶戒是極難以守護的,所以阿底峽尊者也曾說:“入密乘時接連不斷地出現過失。”既然尊者尚且如此,那麼如今我們這些對治力薄弱、喪失正念、無有正知、不了解墮罪種類之人,所犯的墮罪數量必將猶如降雨一般多,因此我們應當立下誓言:隨時隨地念修金剛薩埵對治這些墮罪。之後至少每天不間斷念誦二十一遍百字明極爲重要。
如果自己已精通了生圓次第的要訣,依靠以正知正念明觀等未出現過失毀叁昧耶的過失,但因與其他失毀根本誓言者交談、接觸往來,甚至共同飲用一山谷的水也會産生相對失戒、株連失戒的罪過。因此我們應當精進忏悔、淨除罪障。續部(《無說義忏續》)中雲:“酬補失罪交往失戒者,于失戒非器者宣講法,不加警惕彼等失戒者,必將染上冒渎晦氣126過,一切此生違緣來世障,以悔自過之心發露忏。”在(僧衆)集會行列中,雖然只有一個失毀誓言之人,但在場者都將爲其冒渎晦氣所染,即雖有成百上千的具誓言者(持淨戒者),但也不會得到絲毫修持之果,就象一滴壞奶染壞一滿鍋鮮奶,或如一只帶瘡的青蛙可傳染同住的全部青蛙。如頌雲:“猶如一滴腐牛奶,可毀一切鮮牛奶,失毀誓言之一人,能毀諸具誓言者。”不僅如此,而且即使是一位上師、高僧大德、成就者也無有不染上冒渎晦氣的。譬如往昔卓滾朗吉日巴尊者曾在匝熱地區時,因鬼神製造違緣,將正午的太陽隱蔽不見,變成繁星閃爍的漆黑夜晚,但尊者卻無有阻礙地前去黑紅血海畔唱起金剛歌、跳起金剛舞,並在石上留下足迹,至今仍清晰可見。雖然是這樣一位大成就者,但後來因一位破誓言的弟子來到他面前,結果染上了冒渎晦氣而導致神志不清,不能言語成了啞人。此外,成就者俄堅巴也曾在道歌中說:“雪域乞人仁親花(指其本人),僅有失戒敵可害,唯有師尊能救護。”
所以說若失毀密宗金剛乘的叁昧耶戒,則罪過極其嚴重,並且守持也十分困難。不觀察自相續反而認爲我是具足誓言之人,心生我慢,結果不會有任何成就。如密宗諸續部中說:“叁門在叁壇城之本性中,即使一刹那離開,也違越密宗誓言。”所以(密宗金剛乘的誓言)極難守護,若廣分則有十萬種誓言,數量極多,而且失毀誓言的罪過也極爲嚴重。如續部中說:“金剛羅刹痛飲其心血,短壽多病失財畏怨仇,長久住于無間地獄中,極其恐怖感受難忍苦。”因此我們隨時隨地應當精進觀修金剛薩埵,念誦百字明,忏悔對治可見、不可見的一切失戒、墮罪。古大德也曾說:“最初未染罪,一旦染上罪,忏悔極關要。”如果忏悔則失毀密宗誓言的罪業也可輕而易舉得以清淨。聲聞乘中說:“若犯一次根本墮罪則如瓷器破碎一般,無法恢複。”破菩薩戒則如珍寶用品破碎一般,譬如若珍寶用品碎了,則可依靠精工巧匠得以修複。同樣依靠他緣善知識可酬補菩薩戒;密乘戒則如稍有凹陷的珍寶用品一般,即自己也可依靠本尊、密咒、等持進行忏悔也可清淨無余。如果(違犯後)即刻忏悔則容易清淨,時間拖得越久則罪業會越來越增長,很難以忏淨,超過叁年以上則逾越了忏悔的期限,所以雖作忏悔也無法清淨。
此外,若想以咒力與加持救護他人、中止冰雹、消除瘟疫、治病救人以及使幼童健康成長等,兼顧自他二利的人也是同樣。要想具備咒力及加持,必須淨除語障。而使語障清淨的方法也無有比精華百字明更殊勝的。所以一切時處精進念誦百字明至關重要。至尊上師(作者的根本上師如來芽尊者)曾以開玩笑的形式說:“想救護他人,享用信財、亡財者首先必須淨除語障,爲此念誦一千萬遍百字明是必不可少的。”上師的弟子中有許多已念誦了一、兩千萬遍百字明,而且最低者也無有未圓滿二、叁十萬遍的。
上師金剛薩埵是集百部于一部之自性(即百部之總體)稱爲大密一部金剛薩埵。浩瀚無垠、不可思議的一切寂靜、憤怒本尊也全部可以包括在金剛薩埵之中。因爲本體觀爲根本上師,所以也包括了上師瑜伽,稱爲珍寶總集之觀修法,是極其甚深究竟之法。如前所說密咒也無有比咒王百字明更殊勝的。因此我們應當了知何處也無有比此更甚深之法。
聞益竅訣然卻耽詞句,
稍許實修然爲散亂欺,
我與如我迷相衆有情,
願得生圓精華祈加持。
淨除業障法——觀修上師金剛薩埵之引導終
圖:一髻佛母
圖:大遍入RA哈拉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11 念修金剛薩埵》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