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示《孔雀明王經》內容解釋,有些地方不是太懂。沒傳承灌頂怎麼辦?
海濤法師開示:那《孔雀明王經》是屬于我們漢傳佛教的,也叫「唐密」,但是它裏面大部分的都是一些咒語,就是孔雀明王跟他旁邊的這些護法,包括藥叉的一些咒語,所以他們有一個孔雀明王協會,就把這一部印了再送,也可以去請,然後我們見如長老,也經常辦孔雀明王法會。我們應該發一個願,下回請我們長老,來這邊辦法會,好不好?孔雀明王法會。
但是呢這個孔雀明王咒,基本上只要你有一個站在顯教,你有一個很大的信心跟菩提心,你就得到灌頂,就是這樣而已,因爲它沒有一個秘密,太多的秘密了,它就是,你要發了一個菩提心,你好像就得到一個。像那個時候,忏雲老法師快舍報之前,我希望得到忏雲老法師的加持、授權,因爲我要修蒙山施食,忏雲老法師有很好的傳承,雖然他在房間裏面,他沒出來,但是我在外面,很有信心地向他頂禮,忏雲老法師雖然沒有出來,但是他心裏認可,那這樣你就得到他的傳承了。然後你得到他的傳承,你內心也會有感應的,你會內心裏面得到一個感應,然後再念蒙山的時候,就有一個很強烈的信心。所以我想這個是一個...我們叫以心傳心,重點是如此。
所以有人說,所謂唐密已經消滅了,對我個人來講,我不太喜歡這句話,佛法沒有生跟滅的,佛陀的教法,本來都還存在的,但是誰打開心,誰就接受到。佛陀的教法,特別是唐密,你有發起了一個圓滿的菩提心,要來修學,然後你就得到他的傳承了,所以這一點是因爲我們漢傳佛教,它很重視我們跟佛菩薩的心的相應。站在藏傳佛教,它講的是一個你把你的上師當作佛,所以你要透過你的上師灌頂給你;站在漢傳佛教是,不一定是這樣子做的,所以就像我們在念大悲咒、楞嚴咒,我們都是一個信心,所以得到功德,也能夠利益別人。所以我認爲在這一點,他們說失傳,我認爲那是因爲他們根本不想去看這個東西,所以就失傳了。
如果你發起一個很好的菩提心,然後你願意去把唐密的資料找出來(完全在藏經裏面),你就願意把它讀誦、背誦,那你一樣不可思議,就像准提咒一樣。很多人來找我:"師父,你念准提咒很有感應,請你灌頂給我。"我說:"我也沒灌頂。"准提咒是誰都在念的,只要有信心,你有信心,准提菩薩就加持你,佛教就寫得很清楚吧!是如此。當然如果哪一天說,真實有一個具灌頂的人,我們當然要跟他求灌頂,那更好,因爲他會教我們一些口訣、特殊的方法;但是如果沒有,那你就對孔雀明王生起一個圓滿的信心,這個就是漢傳佛教,受菩薩戒,沒戒師爲你授戒,但是你真發菩提心,跪在佛前,一樣得戒,但是會有瑞相,如果能有瑞相,突然在很發心頂禮的時候看到光,或是一陣風,或是什麼樣的感應,或當天晚上會做夢,你自己更會有信心而已。
諸佛菩薩很慈悲的,就怕你退轉信心,所以他會産生一些瑞相,讓你感應的,不可思議的。所以重點是,你有打開那個心,你就得到了,所以這一點,應該這樣來講佛法,比較有道理。不然他們都問我,很多人都會執著:"你會灌頂嗎?沒有灌頂,我不要跟你念。"我說:"這樣子講了,這個就會斷滅佛法了,就壟斷佛法了,就不圓滿了。"我們只是說,這位上師或這位老和尚,他很清淨,我們從他的清淨大悲心,就得到了加持,我們還是要得到他的親自加持。對于孔雀明王,我們沒有懷疑,但是對老和尚,我們更感恩,老和尚會跟我們交代很多修孔雀明王法的方法,這樣受過教育來修,更好,加強,但是孔雀明王的咒語,你要很虔誠地來念誦,都沒問題。
摘自海濤法師《五方講堂·問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