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說話 (貝弗麗)

  說話

  

  貝弗麗

  

  在網上看到一則故事。故事中描述作者在國中時期,因著好玩而給一位身材細瘦、長相不美的同學取了個「鬼婆」的外號。一時之間,同學們便跟著起哄,以「鬼婆」之稱戲谑該同學,直至老師出面製止方休。而難能可貴的是,那位被稱爲「鬼婆」的女生卻絲毫不以爲忤,總是微笑以對。

  

  作者在撰文當時,已對過去那自以爲幽默的愚行感到後悔;並深深覺得那位女生是來度他的菩薩,只可惜作者當時年幼,並未能識其因果而當下覺悟。

  

  看了那則故事,我深深爲那女生的氣度與胸襟所感動。換做是我,也許個性還不夠犀利得可以反唇相譏還擊,但肯定早就被氣得「皮皮挫」、嚴重內傷了。

  

  猶記去年,我就曾因爲有位朋友取笑小犬說話能力開始得慢,並在人前評論小犬很皮,而心裏暗氣得幾乎要與她「絕交」。我當時很不明白,爲何她總是喜歡拿小犬和她的愛女比?盡管我已多次跟她解釋,一般而言,男孩的語言發展能力比女孩爲遲,且小犬是在雙語環境中成長,開口說話的時機自然會比在單一語言環境中長大的小孩慢一點兒;然而在雙語環境中成長的小孩一但開口,便會兩種語言皆能使用表達。而我同時也告訴過她,男孩在體能上還是比女孩的活動力強一些;且每個小孩都是獨立的個體,特質不同,實不必費心比較,徒增煩惱。孰料她還是以爲小犬比她女兒略遜一籌;當時,她那「藉否定他人來肯定自己」的心態,讓我不勝其擾。

  

  後來,我雖然沒有跟她絕交,但著實開始刻意與她保持距離;心想,道不同不相爲謀,如是那般持續下去,真擔心「道行」淺薄似我,也要開始以牙還牙,始肇口業了。

  

  爾今看到那位被嘲弄爲「鬼婆」的小女生所表現的泱泱大度,想起自己持續很長一段日子的「悶氣」,不覺慚愧汗顔。忍辱,不是一件容易達成的美好行趾;而一個人如果能將辱看得如此雲淡風清,不染心塵,一笑以置之,便更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了。

  

  此外,因著和朋友間的事,我也有所感悟;我認爲,「謹慎說話」是我們應持的待人接物的基本態度。俗言:「良言一句叁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一句話可以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一句話也可能讓人從此老死不相往來。說好話是尊重他人的表現;而重人者人恒重之,誠懇發自內心的好話往往是贏得人心、獲得人緣的重要因素。

  

  甚且,有時說者雖然無意,聽者卻耿耿于懷;因此,雖說巧言令色不值鼓勵,但看人、看場合說話,且把話說得適切合宜,說給對方窩心去了,卻堪可言爲良好的公關。

  

  寫到這兒,愈覺說話實在是一門值得細研的人生藝術。我想,大師說的:「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事」,的確是我們處事待人應有的態度與修爲。以好心爲出發點,相信說好話及做好事都不是困難的事。

  

  -- 佛光世紀紐澤西版11月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