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傳喜法師于慧日禅寺答居士問

   居士:我父親信佛二、叁十年、皈依十八年,感到心裏有二個魔,一個是烏鯉魚精、一個是黃獅子精,不肯再念佛,並臉相也變成魔相,前來請師父開示。

   居士父:我一開始,念阿彌陀佛的,出聲念,念了叁年,感覺相當的不吉利了,結果觀音菩薩教我《大悲咒》,叫我不要念(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親自把一張條子交給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教我《大悲咒》,《大悲咒》教了以後呢,我有的時候念(阿彌陀佛),有的時候不念(阿彌陀佛),就這樣一直到現在。

   現在專念《大悲咒》了,這肚子裏、胸口、心裏就怦怦地跳,裏面咂咂咂、咂咂咂的,一直就這樣子。有時候整個晚上,有時候半個晚上,就這樣子咂咂咂的。這看來像一條烏鯉魚精,一只是黃獅子精,兩只精怪在我心裏面。所以就這麼一件事了,我無論怎麼念得多,功德都沒有,他們不會給我功德。有時候我不念了,他們心裏自己會念。

   師父:學佛了之後要超度,很多人就是光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其實你自己學佛了,馬上就要超度。學佛的人像中大獎了一樣,中了大獎,馬上要做好事情。所有學佛的人,一學佛馬上要超度。

   自己一踏進佛門來,知道佛法好了,馬上要回向法界衆生,要回向給自己的曆代宗親,要回向給自己冤親債主,要多多超度他們先往生極樂世界。

   那他們都去了,我們就沒障礙了,他們沒去,我們也去不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在,我們心裏就有地獄,怎麼會往生極樂世界?不僅要回向給十方衆生,還要專門超度給曆代宗親,冤親債主。

   居士:師父都說過的,你自己都不要聽,現在他阿彌陀佛一直就不肯念了,一句也不念了。

   師父:念阿彌陀佛是好的,爲什麼不念了?是佛法都是好的,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都好的。你現在覺得有問題的,你也可以念《地藏經》,觀音菩薩也要念,《大悲咒》也念,都好的。這些都念好了,你阿彌陀佛也念著好了,你進進出出阿彌陀佛都念著好了。

   居士:他現在就是不肯念,一句都不肯念,說念念會把他魔倒了。

   師父:不會的,主要是要皈依,學佛就是要有皈依,除了你自己學習之外,你還要有師父,你以前皈依的師父是誰?

   居士:北京師父。

   師父:這北京師父你有跟牢嗎?

   居士父:沒跟牢,跟是沒跟牢,因爲沒有時間。

   師父:要內心裏跟牢。

   居士:我爸爸還要埋怨北京師父,說師父沒教他,使得他現在變成這個樣子。

   師父:這樣不可以的,這個是你自己的業障,這個不好怪師父的。這個也不是說出毛病,像唐僧西天取經一樣的,它這是關。這個關是修行路上會出來的,我們自己內心不要把它當成是什麼魔,它這個關就會過去的,知道了嗎?

   居士:我父親這忏悔呢又不肯忏悔,現在阿彌陀佛又不肯念。父親說他不念,心裏面自己會念,哒哒哒,阿彌陀佛,一直就這麼念,是獅子魔在念。

   師父:不要去想是魔在念,念啊,魔和衆生都是一體的。所以爲什麼要回向衆生,因爲衆生的業障,我們也有份的,我們和衆生很難分的。所以也不要去想這個是魔在念,慢慢自己心裏會念了也好的,不要想他是魔,但是回向是要回向給衆生的。

   學佛呢,心裏要有自己的師父,對師父要有信心。對自己的師父要有信心,越來越增加的信心,修行好不好就是看有一個標志,就是對自己的師父越來越像真的佛一樣的恭敬。這個心,你生得越堅定,說明你進步了,這個心沒生起來,說明你退步了。

   學佛要深入,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話就是虔誠,就這兩條路可走,自己如果沒有智慧,那就要虔誠。

   你修行了,所以要有的這些東西,這些也是我們自心當中的磨難。這個磨難,我們要從內心堅持,堅持牢,說明我們念佛是對的,說明我們學佛求解脫是對的,所以才有磨難,要堅持牢。像唐僧取經一樣的,不好碰到困難之後說不去了。西天不去了,這個不好不去的,西天不去了,那不就完了?

   居士:我父親說他出聲念,是惡念,默念是善念。

   師父:這個也不要緊的,印光大師有說,允許可以出聲念,有時候不方便可以默念。出聲念、默念都不要緊,都可以。主要就是要有師父,有師父就會有佛法,師父沒了,全世界佛法也就沒了,知道了嗎?

   居士:爸爸說一個烏鯉魚精,一個黃黃的獅子精,哒哒哒的,天天阿彌陀佛的念,一直就跟著他。

   師父:連獅子精都會念,你更加要念。

   居士父:獅子精會念,阿彌陀佛他就這麼念,烏鯉魚精就咂咂咂的聲音,聽不出來,就像鬧鍾在的一樣,咂咂咂的,有時候整晚的。

   師父:你要教他念佛,你也念佛,你不要咂咂咂的,有什麼用?你要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清楚),那他學會了也好了,學會了他也整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是你要教化衆生。

   唐僧取經有豬八戒,有沙僧,你這個裏面也有個烏鯉魚精,緊箍咒要給他戴起來,要叫他念阿彌陀佛,知道了嗎?要把他教化好,你現在收了個徒弟在你心裏,你知道嗎?(笑)你要教它念佛。

   居士:爸爸他今天講,我念一句阿彌陀佛,我要到魔道去,要我也不要念了。

   師父:念佛不會去魔道的,不念要去魔道的,要被他魔牢了。但是念佛還是要有自己的師父,對師父要把他當成阿彌陀佛一樣。

   你念佛的人,這個師父就是阿彌陀佛;你參禅的人,師父就是開悟的大善知識。你是修什麼法門的,師父就是老大,知道了嗎?

   每天要這樣念,除了這個之外,要把師父的地位提高,內心要提高師父的地位,因爲所有的法,所有得到的利益,都是從師父這裏産生的。

   修行啊!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境界。這是個境界,不要去想它魔不魔的,知道了嗎?魔是自己心魔自己,知道嗎?沒真正的什麼魔不魔,自心魔自己,要用智慧來把這個心結解開,聽到嗎?

  居士父:師父說的話就是不一樣了,道理都聽得進。

   居士:爸爸,今天師父在,在師父面前坦白講明,你說阿彌陀佛是獅子修成的,對不?

   居士父:阿彌陀佛,獅子佛是獅子修成的,八十八佛裏面講的,一切叁世人師子。

   師父:這個人師子不是講獅子,是指人的善知識,人的老師,一切佛都是人的老師,知道嗎?是這個意思。(笑)

   師子佛不是講是獅子,像是比喻佛破衆生的煩惱,就像獅子吼一樣,獅子一吼,那些衆生都嚇壞了,佛的威德力就像獅子一樣,並不是說是獅子修成的佛,知道嗎?是比喻佛的威德,在野獸裏面像獅子一樣的威德。像大雄寶殿,這個大雄寶殿是大雄大力大慈悲,是比喻佛的威德力。

   這些你以前沒理解到,要注意不能從字面上理解,字面上理解意思都不對了,所以要有師父呢!沒有師父解釋,不知道的,噢,現在懂了。

   好的,回去繼續念佛,繼續念佛。阿彌陀佛要念,《大悲咒》要念,《往生咒 》要念,好的,繼續念,不管什麼境界,不要怕,不要被境界嚇住。

   居士:還有件事情,就是(鳳美)這個事情,甯波有種輿論非常不好,我們聽著心裏也很不舒服。

   事情過去了剛剛一年,她們家屬那天晚上來了,很高興,說她原來是面相很不好,後來等她要走的時候,面相蠻好了。不是他的爸爸,也不是他的兩個女兒講的,因爲他們是到寺院來的,這是他們六親眷屬講出來這麼一種輿論,我們這些人聽著都很難受。

   那些眷屬說神婆講的鳳美沒去,講我們沒給她念經,這意思就是說她在鬼道很苦,意思說寺院不用去的,家裏念好了。我們聽著都很難過,怎麼會這樣子,這神婆,本來我們受菩薩戒的人和這種人不相往來的,也不會去講這種事情的,這個消息從哪裏來的?因爲已經傳出來了,我也很難受,我想讓師父辟個謠,不要讓這輿論流傳。

   師父:這個要看他那個話是什麼時候說的,這個也很有關系。有的人執著這一句話,永遠是那樣的。不管怎麼樣,有人這樣說的話,那或許是這個神婆他自己看到的。作爲她本人剛剛去世的時候,並沒有馬上就往生,這也要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她自己也是像混裏混沌一樣的。

   人去了,誰又沒死過(經曆過死),死了之後又混裏混沌的,經過一段時間了,才慢慢慢慢的,神定下來,方向才定下來。

   所以說,如果鳳美她眷屬在這個期間去問那個神婆,有可能會是這麼說。她鳳美現在是沒有超度,現在還是處在苦的狀態,也可能的,但是並不是說永遠處于這種狀態,她自己做的功德也會顯出來。

   一個人不是說自從他學了佛之後,他無量劫來的習氣毛病都沒有了,也不是那麼一回事了。死了之後,那些東西還是會現出來,這個時候就顯出平時學佛做功德的好處。越是基于一生有個善的行爲,或者好的東西,越是說熏習的多,那這個善根也會顯出來。所以這個時候就是說,這個業是惡業重?還是善業重?拉鋸要拉拉的。

   一個人平時修什麼?就是平時有意的要克製、戒除我們不好的習氣,要消除往業。所以我們念佛要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消八十億劫還是五十億劫?還是十億劫啊?這個就看我們自己用功夫了,佛是有這個力量,我們的心啊能不能相應。

   所以就是說,她去世之後,確實是有上上下下各種境界,但是通過努力啊,通過她自己的神定下來了之後,她是有跟不學佛的人完全不一樣的境界。如果不學佛的人就叫陰境若現前,那就隨他去了。學過佛的就不一樣,結過佛緣的,我們都在拉他們,也都在救他們。

   我就是這邊講,你們大家知道怎麼一回事,但對他們講,你也這麼解釋,他們聽就聽,不聽就算了。因爲有這麼一個插曲,如果有的人一斷氣馬上就往生,這別人就說不了什麼了。有過這種現象的,這個我也給你們說,她去世之後不是說馬上就往生,還是沈沈浮浮、沈沈浮浮。我和你們講了,你們也知道怎麼回事了,該怎麼回答他們了。

   你索性要他們眷屬再去看,就好像一個醫生一樣,跟蹤觀察,臨床觀察。那你現在再去問問神婆師傅,現在怎麼樣了?現在如果去問,說:哎,好了,現在去了,已經不在叁惡道了,已經上去了。這他們眷屬聽到就舒服了,這還是學佛好,沒學過佛怎麼會上去,對吧?結了善緣也有力量的,畢竟是結的善緣。她掉下去,那我們也還在跟蹤呢,也還在救呢,對不對?如果沒學佛,不是一腳就去了嗎?這個誰能知道了,沒結過善緣的話,不是一下就下去了嗎?

  

《傳喜法師于慧日禅寺答居士問》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