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知全解》灌頂開示8——我們的心一直以來都是完全真實,純淨透明的

  《一知全解》灌頂開示(8)——我們的心一直以來都是完全真實,純淨透明的

  傳承的加持

  發展我們的知識和理解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金剛乘的行者而言。沒有這樣的知識,我們有時會做出很多複雜的事。我本身對這次的課程感到滿意,因爲我能夠將源自第十六世DB法王珍貴、有價值的法教傳授給各位法友。我覺得我們所做到的是非常了不起的。不單是我,你也是。因爲你每天出席,並很仔細的聆聽。在我這方面,我已盡我的能力把珍貴的傳承傳授給各位法友們。這是非常好的,做得不錯。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除了我們本身在修持佛法上的精進,我們也需要加持。“加持”是所有金剛乘行者常用的名詞。偉大的上師如第十六世DB法王以及我其他偉大的上師們,由于他們無條件的悲心與慈心,他們爲我們勞作、撰寫文本、傳授及編輯書籍。在究竟上,加持是來自他們的經驗和高度的證悟。他們爲我們所做的任何事都是非凡與顯著的。傳承的意思是一位偉大的上師傳給另一位偉大的上師,而這位上師又傳給另一位偉大的上師。所以我們通過無間斷的傳承接受了傳法,我們接受了加持。

  問題是,如何接受加持?或如何從傳承受益?答案是:如果你從內在去應用這些法門,你將能受益及接受到加持。除了接受教導、口傳和指示,你現在就應用它們,並和智慧、智慧及努力結合。通過應用它們,你無疑地將得到利益和加持。

  上師及根本上師

  “故汝”(上師)一詞是梵文。藏文是“喇嘛”。上師有兩種:一般的上師及根本上師。有時候一個普通的佛法修持者會到一位上師/喇嘛/仁波切面前問:“你可以做我的上師嗎?”

  我會說:“好啊,沒問題。我可以做你的上師。”意思是我給你教法。

  “你可以做我的根本上師嗎?”

  這我就有個大問號了。我有資格做根本上師嗎?你呢?我們不應該過于運用“根本上師”一詞。“根本上師”只有一個;“分支”可以有很多。你可以有一百、兩百、一千個上師;但根本上師只有一個。如果一個人爲你引介究竟的實相或心的本性,而你實現或體會到心的本性,那毫不費力或本然地,那個人就成爲了你的根本上師。不須提名,不須投票。這並不是像在購物中心內遊蕩,心想:“我可以買這個嗎?”這是很敏感的一件事。當一個人向你介紹心的實相,而你實現它,那即使你否認,那個人本然地就是你的根本上師。你不能否認。如果他說:“我不是你的根本上師”,那他是在撒謊。如果你說:“他不是我的根本上師”,那你也是在撒謊。

  有時你很容易就說:“你是我的根本上師。”但一段時間過後,根本上師和弟子起沖突了。這不好。弟子在背後說了太多,根本上師也說了太多。這是因爲他們沒有成爲師徒的因緣。

  只有當你實現或認清心的本性的那一刻,就在那一刻,你可以稱對方爲“根本上師”。在那一刻之前,無論發生什麼事,你仍只是稱對方爲“上師”,而不是“根本上師”。如果你用太多的“根本上師”,有太多根,那分支將變得複雜。這在金剛乘的修持中很重要。我去到那兒都這麼說,不是只在馬來西亞。因爲當我們修持金剛乘時,安全一點是好的。對個人來說安全,那你對他人的影響也會是正面的。不單單只是我這麼說,你可以從書本、經文、印度大師的論著讀到這點。如果你注意“上師”和“根本上師”這些事,那將能有條理地建立起你對金剛乘的修持。

  由于我們常參與灌頂、法會及其他金剛乘的儀式,有時你拿不定主意。它讓你感到不安穩。當你本身對此有所理解,你會覺得較自在和輕松。你比較不會從別人那兒得到錯誤的訊息。

  長壽仰賴于你的動機

  長壽佛與長壽有關。然而,爲了通過接受長壽佛的灌頂而延長你的壽命,你必須生起要幫助衆生的菩提心。如果你只是爲了自己的享樂來念誦長壽佛,這是沒有擔保的。因此這在于個人的動機、真誠及真實的慈心與悲心、還有要幫助衆生的意願-這才能使“長壽”有效。別以爲長壽佛只是一尊長壽的佛。這是和推理並行的,也有賴于因緣。

  灌頂、秘密指示、閱讀口傳

  傳統上,法的傳授包括灌頂、講解/秘密指示及閱讀口傳。要練習儀軌或儀式,是必定要接受這些傳授的。沒有灌頂、秘密指示或閱讀口傳,行者還是可以進行某一個修法,但卻沒有傳承的加持。在過去美好的日子,大師們都會強調這叁個步驟。

  持續性的修持

  單只是接受灌頂是不足夠的。你必須每天繼續修持。正見、正修、正行這叁樣一定得和你所有其他的修行相連系。持續性很重要。並不是只有在你生病時你才向藥師佛祈請;當你不成功時,你就修某一個本尊。這是錯誤的修持,是邪見。所以持續性是重要的。你必須持續你的修持。

  密勒日巴

  爲什麼我們在傍晚時修密勒日巴荟供?傳統上大師們在進行兩天、叁天或五天的大法會後會修密勒日巴荟供。這是因爲密勒日巴被認爲是一位偉大的上師,不單只是對噶舉派而言,對佛教的所有學派也是如此。即使非佛教徒也接受密勒日巴是一位偉大的上師。如果你讀他的生平故事,你將感受到他是多麼的美好。他是一位真實的修行人,他也願意爲衆生犧牲他的性命。他說任何人呼喚他的名字,或是在將來,任何人遺憾沒有見過他,只要呼喚他的名字,讀他的生平故事並修行,那就和親眼見到他一樣。

  在密勒日巴的道歌裏,他提到任何人見到他的顔面,聽到他的話,記得他的生平故事的,他希望我們能在各處見到他,而不單只是在一個特定的地方。這是因爲他偉大的慈心和悲心時時與我們同在。因此那些閱讀他的生平故事,練習他的儀軌,書寫、談論或聆聽他的故事,向他的畫像和故事頂禮,向他獻供,並將他的指示記在心中的;在未來,任何人像他一般好好地修行及禅修,即使只是提起他的名字或故事,這都將帶來圓滿的加持。你一定要記得,密勒日巴經曆了非常艱辛的修持,並爲了衆生犧牲他的生命。只要有人見到或聽到他的生平故事,這個人將得到加持,並能進行正確的佛法修持。

  我覺得他真的很偉大,因爲他祈禱、渴望並擁有如此圓滿的願力,讓人只是聽到他的名字,就真的能夠因爲他的加持而修持佛法。猶如地、水、火、風、空是廣闊及遍布一切的,他的加持、悲心及慈心也是遍布一切的。他發願通過觸碰到他的布衣、土地、石頭、他所到過的任何一個地方,只要觸碰到它們,這將引領我們修持佛法。他的悲心和慈心是無量的。這代表如果我們不單只是閱讀他的生平故事,而也像他一樣應用佛法-這也是他的心願-那無量的加持將遍布一切,就如土壤和水一樣。

  基于他對所有衆生的大悲心,他發了一個特別的祈願:“我這個無時無刻都在說真理、從不說謊的人,我立下如此祈願,任何聆聽真理之歌的人將得到解脫。”

  我擁有很美好的密勒日巴道歌的傳承,因此我將唱出這些道歌。同時,法友們,請你們盡力爲世界和所有衆生祈願。這是很有幫助的。雖然只是短短的時間,但你能通過真實的祈願獲益。請爲了幫助衆生而專注地立下任何祈願。

  自然的心性

  將你的心安住于自然的狀態中,它是恒時免于散亂的。你的心一直以來都是完全真實的,從沒沾染過任何不純淨的或是造作的。它一直都是純淨與透明的。

  荟供的意義

  有時你誤會了荟供的意義。你以爲荟供是享受水果、餅幹和美食。其實在很久以前,荟供是大師們在洞穴中聚集,和空行及空行母享用各種食物。不單只是美食,還有骯髒的食物,混在一起吃。由于他們的理解及覺悟的力量,他們有能力將不純淨的轉化爲純淨的。我們有二元對立-好與壞,清潔與骯髒的分別。我們要幹淨的,不要骯髒的。這是二元對立,它遠遠地阻礙我們接近實相。要避免這樣的二元對立,我們修持荟供將毒藥轉化爲藥物,將骯髒的轉化爲幹淨的。我也沒這種能力。我們只能模仿。

  完結

  在我們進行結束儀式之前,從今天開始我們大家都有得忙了。然而,我們還是可以應用佛法修持。我在有任何機會的時候都會應用佛法修持。修行並不是獨自一人在森林裏或偏遠的地方。修行是面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面對困難的狀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修持佛法是重要的,這比在山洞裏獨自修行要來得快。在洞裏,怎麼知道你的修行進展得如何了?告訴我。你不能。你說到目前爲止沒有生氣,然後當你遇見不喜歡的人時,你就生氣了。所以那是不實際的。我們需要應用每天的情形。我們需要好人和壞人,喜歡和不喜歡的人。他們全是你修行的助伴。如果你小心,他們就會輔助你。如果你不小心,他們將不會輔助你,反而會讓你更生氣。因此要小心、有正念、時時警覺,在任何時刻。如此,我百分百肯定你的修行將會圓滿。

  回向功德

  我們應該把過去幾天所累積的功德回向給所有衆生,希望他們能從痛苦及痛苦的因得到解脫,並能覺悟,同時將功德回向給世界上所有偉大上師們的長壽。不一定是佛教徒或宗教人物。有上百萬的人是非宗教性的,但他們有善良的心,並爲這個世界作出極大的貢獻。我們需要他們長壽。還有很多無法預測的災難,如地震、海嘯等。我們回向功德予所有的苦難得以去除,所有的衆生獲得證悟。所有衆生都能證悟,因爲在每一個衆生之內都存在著究竟本然的品質。唯一的不同是我們是否有去承認它。如果我們覺醒于心識的智慧,那很肯定的大家都能覺悟。所以如此地回向你的功德。(完)

✿ 继续阅读 ▪ 如何觀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