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知全解》灌頂開示1——解釋比灌頂更重要,必須了解修法的意義

  《一知全解》灌頂開示(1)——解釋比灌頂更重要,必須了解修法的意義

  上師:第十世桑傑年巴仁波切

  地點:馬來西亞,柔佛,柔佛巴魯

  時間:2010年4月3日-10日

  這部《一知全解》裏包括了四十五位本尊的灌頂,是第九世DB法王從諸多典籍中編輯出來,是我們普通行者每日修行的助伴。

  叁根本

  在金剛乘中,我們講到叁根本,即上師是一切加持之源,本尊是一切成就之源,護法是一切事業之源。在金剛乘中,這叁根本是必要的,離開了叁根本,就談不上金剛乘的修法。

  金剛乘-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

  在金剛乘的修行中,有兩個要點,即二種次第的修法: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修法。在藏文中稱爲“skied rim”和“rdzogsrim”。一個人如果缺乏這方面的了解而進入金剛乘,沒有修持這兩種次第而只是參加灌頂和一些法會,這樣所得到的利益是很微小的,所以這兩種次第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一個金剛乘行者離開了這二種次第,雖然努力精進修法,但修行的進展緩慢,利益不大。

  修持本尊的目的並不只是要有本尊的法相、唐卡和塑像。單是這些本尊的形象並不能起作用,要了解的是這些本尊形象的象征性,所具體表示的意義。把這些帶入禅修而了悟究竟的真理。到目前爲止,我們的心一直因爲迷惑而不能見到真理實相。諸佛菩薩和上師們就以此方便指給我們一條通往究竟真理的法道。所以在禅修本尊時,思維觀想本尊的顔色、形態和特征,了解本尊不是實有的,通過本尊的修法而證悟究竟的真理實相。

  當然無法否認,我們目前不能見到真理實相,所以需要上師、本尊和護法這叁根本。如果說一切都是空性的,沒有叁根本,那上師、本尊、護法又爲了誰而存在呢?對于諸佛菩薩這些覺悟者當然不需要這些。可是對于我們這些金剛乘的初學者而言,這是甚深易行的方便道。我們能夠有機會一生成就是依此方便道。如果缺乏了此方便道,只是在寺廟裏參觀很多寂靜忿怒本尊的唐卡和雕像,這就和去博物館一樣,只是落于形象。所以對于真正認真修持金剛乘的行者,修行的關鍵在于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

  生起次第是爲了轉化負面的妄念成爲正面的思維,轉化染汙成爲清淨,我們觀想寂靜或忿怒的本尊形象是爲了轉化負面的妄念。究竟而言這些都不真實存在。我們在修持圓滿次第時了悟到自心與法界、法身是無二的。這樣行者就能夠沒有矛盾地去實行。這在藏傳佛法的修持上是非常重要的。

  解釋比灌頂重要

  如果我單單只是念誦這法本,那是很容易的,但是我認爲解釋它的內容比實際的灌頂更爲重要。解釋要在灌頂之前,因爲我相信很多參加者的修法程度和背景都不同,一些也許能了解,一些可能並不了解。所以我翻譯給你們聽,但這並不是我在教導,而是我的偉大上師們的教導,我只是負起傳遞資訊的責任。我覺得單單只是給予灌頂,就如同一個騙子,沒有什麼好處,肯定沒什麼好處。我是不圓滿的,我仍在學習的道路上,但我的責任是和你們分享佛法。

  《一知全解》的傳授

  此灌頂是我在十二歲時從第十六世DB法王讓炯日佩多傑那兒領受的,現在我把它傳給你們。對我而言這是很有意義的,因爲其加持是非常稀有珍貴的,所以有機會爲你們傳授這一傳承對我來說是很榮幸的。

  了解修法的重要性

  我們必須了解上師、本尊和護法這叁根本的修法,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去修法,將會造成修了一年、兩年、叁年、四年之後,就覺得很累,甯可要去睡覺。你會以爲說整個金剛乘的法教,我已經修了五年了,瑪哈嘎啦之類的修法都修了,卻什麼也沒得到。這是因爲沒有領受教導的原因,這是很糟糕的。雖然我們現在時間很短,我也不是很精通,但是在這九天的灌頂中,我將給予一些開示,這會讓你們更有收獲。希望你們能夠專心聆聽並記在心裏。

  “一知全解”的意思

  介紹這個法本的標題很重要,我想說的是你們不要期望過高,過度感興趣,這樣會很麻煩。“哦,這個家夥是不是在騙我們啊?要小心啊!”所以不要被字面的意思誤導,誤解了它的含義。這個標題是直接翻譯的。爲什麼名爲“一知全解”?它有兩層的意思。如果你領受灌頂和教導之後,開始非常認真地修持生起次第,修持得很好,了悟而任運地到達圓滿次第的修持,最後把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結合無二地修持;當行者能夠獲得生圓次第無二地修持,這樣的成就可以說是“一知全解”。

  並不是說在這九天後你就成就了。對我而言,我百分之百,百分之二百地確定這是不可能的。但對你而言,我不知道,或許吧,這取決于你自己。雖然你不能在這九天的灌頂中獲得成就,但還是有意義的。這與你的修行有關,是很好的。只要你注意,懂得方法,按照指示,並不過度誇張,如法地修持,那是有可能達到“一知全解”的。

  比如白度母,如果你修持白度母本尊,如法地按照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教導來修持,你將不需要額外的本尊,因爲一切的本尊都在這一本尊之中,白度母是一切本尊的總集體。有些時候,我們領受了很多不同本尊的灌頂而感到困惑,這是因爲缺乏了解。一個本尊可以是一切本尊。你可以長年累月地念很多本尊的咒語,但是如果你有所了解,就會發現如法地修持一位本尊就足夠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