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09 皈依▪P3

  ..續本文上一頁自己的喉間,以飲食的美味作供養,如果不能那樣觀想,應當誠心意念一切所飲所食的獻新93首先供養叁寶。如果自己穿新衣服也應在未穿之前觀想供養叁寶,即向空中甩動一下後,意念叁寶賜給了自己,再穿上。同樣遇到悅意的外境也應供養叁寶,如美麗的花園、清澈的河流、美妙的宮殿、悅意的樹林、廣大的財産、富饒的受用、以裝飾品嚴飾的俊男美女等等,無論看見任何自己喜愛或貪執的事物,都應當誠心意念供養叁寶,打水時也應將獻新供養叁寶(先用手指蘸水向空中彈叁下)之後,再將水裝入自己的水器;自己獲得現世的幸福、安樂、名譽等等,無論出現任何希求悅意之事,都應誠心意念這是叁寶的大悲心所致,首先供養叁寶,自己生起恭敬心,並觀清淨心。自己頂禮、供養、觀修本尊、念誦咒語等所成辦的一切善根也應當供養叁寶,回向衆生。

  在藏曆每月的十五、叁十日(吉祥日)六時中應當盡可能供養叁寶,平時不間斷供養叁寶。隨時隨地都不應忘記:無論是苦是樂,唯一皈依叁寶。做到這樣的話,如果在夢中生起恐懼、怖畏的時候能夠皈依,那麼在中陰界也能作到那樣,所以在沒有做到這樣之前,應精勤修念皈依。總而言之,一心一意依托叁寶之後,縱遇命難也不應舍棄叁寶。

  從前,印度的一位居士被外道徒抓住,他們說:“如果你舍棄皈依叁寶,就不殺你,若不舍棄就殺掉你。”他回答:“我僅僅在口頭上可以舍棄皈依叁寶,從內心絕不可能舍棄。”最後,這位居士被外道徒殺害了。無論如何我們應當作到這樣。若舍棄皈依叁寶,無論修持多麼甚深的法也不能列入佛教徒的行列中,如阿底峽尊者說:“內外道以皈依別。”雖然外道中也有以禁忌惡業、修習本尊、觀修風脈等而獲得共同成就的。但因爲不知道皈依叁寶,所以遠離了解脫道,永遠不能從輪回中解脫。阿底峽尊者雖然對于浩瀚如海的顯密正法無所不知、無所未見,但尊者認爲其中最初唯有皈依非常重要,在所有的法會中,唯一宣講皈依,所以被稱爲“皈依班智達”。因此,已入解脫道,作爲一名內道佛教徒的我們,今後縱遇命難也不應舍棄皈依戒,而應精進修持正法。如經雲:“何人皈依佛,彼爲真居士;何時亦不能,皈依其他尊;皈依于正法,遠離惱害心;皈依聖僧衆,不應交外道。”

  如今我們這些人自以爲是叁寶的隨行者,但卻對佛經、佛塔、佛像等等無有少許恭敬心,對佛像、經典書函等作爲普通的財物之想,進行買賣或作爲抵押品等,這是所謂的享用叁寶的身財,罪過極其嚴重。此外,繪畫、雕刻佛像等需要測量尺度後再進行製作,除了這時以外其它時間若妄加評說指責佛像不莊嚴的部分,則罪過十分嚴重,所以不應評說指責。佛經文字的書函等直接放在地上,或者從經書上跨過,或者翻頁時手指蘸唾液等,所有這些不恭敬的行爲,罪過特別嚴重。世尊說:“末世五百年,我現文字相,作意彼爲我,爾時當恭敬。”並且世間也有這樣的俗語:“佛經上面不能放佛像。”所有佛像、經典、佛塔中,佛經具有開示取舍道理、保持佛教延續等作用,所以與真佛無有少許差別,甚至比佛還殊勝。不僅如此,現在大多數人甚至將金剛鈴杵當作一般用品一樣不認爲它們是叁寶的所依,但實際上金剛杵是表示佛的五種意智慧。鈴也是同樣,鈴具有本尊面相,下續部說此面相表示毗盧遮那佛,上續部說此表示金剛界自在母,因此它具有身相;鈴上有八大佛母真實種子字的經文相;此外,其聲音可以表示佛說法的妙音,所以鈴具足了身語意叁所依之相。尤其是它具足了密宗金剛乘的全部壇城輪,並且是不共叁昧耶(誓言)的標幟,因此,若輕視則罪過極其嚴重,應當經常恭敬供養。

  皈依之功德

  皈依叁寶是一切正法的基礎,何人僅僅皈依就播下了解脫種子,能夠遠離不善業增上善業,成爲一切律儀之根本,一切功德之來源,暫時也能受到善法方面護法神的保護,並且一切所願稱心如意,經常不離叁寶的光明而且能憶起宿世,今生來世安樂,究竟獲得佛果等有無量功德。如《皈依七十頌》雲:“雖衆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別解脫中比丘戒、沙彌戒、居士戒所有律儀也都依靠皈依,所以皈依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一切大乘發殊勝菩提心、密宗金剛乘的灌頂等之前必須具足真實皈依,甚至僅僅受持一天的布薩戒(八關齋戒)之前也必須皈依,同時皈依可作爲一切戒律功德之根本。不用說了知叁寶功德後生起信心而皈依,甚至僅僅耳聞佛號或對佛的身語意所依中任何一種結上少許善緣,也將在其相續中播下解脫的種子,最終得到涅槃,律藏中說:“曾經一頭豬被狗追趕而轉繞了一座佛塔,因此在它相續中播下了解脫的種子。”此外也有“依靠一泥像,叁人得成佛”的公案。從前有一個人在路邊看到一尊小泥像,他想:這尊小泥像如果這樣放著,很快就會被雨水淋壞,不能讓它被毀壞。看到小泥像前面有一個被扔掉的鞋墊,便將鞋墊蓋在它上面。又有另一人看到這種情景,他認爲這麼肮髒的鞋墊蓋在小泥像上面很不好,于是將鞋墊扔掉了。蓋鞋墊和扔鞋墊的二人以賢善意樂的果報,後世獲得了王位。如頌雲:“善意將鞋墊,置于能仁頂,他人舍棄彼,二者得王位。”所以最初造小泥像的人、中間蓋鞋墊的人、最後扔鞋墊的人叁者都暫時得到王位等善趣的樂果,究竟播下了解脫的種子,逐漸也已成佛了。

  遠離不善業也是同樣,如果內心深處以強烈的信心恭敬心皈依叁寶,那麼往昔所造的惡業也將會減輕或消盡。從此以後,自相續也會得到叁寶大悲心的加持,一切行爲都會成爲善法,也不會(再去)造惡業。譬如,佛經中說:未生怨國王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後來誠心皈依了叁寶,因此(死後)僅僅在地獄中感受了七天(的痛苦)就解脫了(此觀點于不同的經典中有不同的說法);提婆達多造了叁種無間罪,活活地感受地獄烈火燒身時,才對佛語生起了誠信,並說:“我從心坎深處皈依佛”。(以此因緣)他將成就緣覺的果位,名爲具骨。

  如今,我們這些人從大恩上師、善知識那裏聽聞到殊勝正法,並生起少許修持善法斷除惡業的念頭,這時如果從內心深處精勤皈依叁寶,則叁寶定會加持自相續,即自己的信心、清淨心、厭離心、出離心、誠信因果等一切聖道功德將越來越增上。相反,若即不念修皈依也不祈禱上師叁寶,則無論現在的厭離心、出離心多麼善妙,但是因爲外境善于蠱惑人心,自己又智慧淺薄、無有主見,分別念很容易被誘惑,所以,現在行善法也很容易轉成造惡業,因此應當了知今生斷除不善業也是沒有比皈依更殊勝的(方法)了。

  此外,所謂的“魔衆對精進修行者特別憎恨”。又謂“法深之時黑魔亦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義)”。如今已到了五濁惡世,修持甚深法義、行持廣大善法,經常遭到現世的種種誘惑、親朋好友的阻撓、病痛魔障的違緣、自心也生起疑惑分別念等等,正法的障礙變化多端、摧毀善業資糧,如果從內心中精進修持皈依等對治法,則一切正法的障礙會變成順緣並使善法越來越增上。

  不僅如此,而且當今時代有些在家人說是爲了一年當中全家安樂、除病免災,而采取保護措施,將一些既沒有得過任何灌頂和傳承也未圓滿誦持基數密咒94等的上師僧人們請到家中,他們則擺設一個猛修儀軌的壇城,沒有任何生圓次第境界,只是睜著如碗大的眼睛,對著一個食團上生起難忍的嗔恨心,口中喊著“召召95、殺殺、呀呀、打打”,一聽到就令人産生面目猙獰的感覺。之後唯有進行血肉供養。若善加觀察諸如此類的現象,則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說:“迎請智慧天尊維護世間的利益,猶如將國王從寶座上拉下來,吩咐他作掃地之事一樣。”又如單巴桑吉尊者說:“將密宗的壇城設在村子的羊圈裏,尚能對治乎?”此密咒將沾染上笨波教吟誦的過患。降伏事業對于那些不牽扯私欲、爲了成辦廣大弘法利生事業的人降伏十大應誅96怨敵魔障是開許的。如果偏執自他,以自相的嗔恨心進行降伏,那麼不但不可能降伏對方反而將成爲自己墮入地獄之因。無有生圓次第境界、叁昧耶不清淨的人唯作血肉供養不但不可能成就智慧天尊和護持正法的護法神,反而會集聚黑法方面的諸鬼神享用那些供品及食子。雖然它們(鬼神)暫時好象作些利益,但長期卻付與衆多不悅意之事。所以應當一心一意皈依叁寶。若請那些相續寂靜調柔的上師、僧人,讓他們念誦十萬遍皈依偈,則沒有比這更保險的了。這樣他(她)已趨入叁寶的庇護之下,今生不會出現任何不愉快之事,並且一切所欲如願以償,還會得到善法方面天衆的護持,而且黑法方面的諸魔障也不能靠近。譬如,從前一個盜賊被主人逮住,主人一邊念皈依偈一邊用棍棒打他,(每念一句打一下)如念一句皈依佛,打他一下,(這樣四句皈依全部念完後)將他釋放了。盜賊想:釋迦牟尼佛恩德很大,幸好皈依偈只有四句,如果皈依偈有五句的話,我可能已被打死了。在他心中好象皈依偈的聲音與疼痛成了無二無別,並且腦海中一直回響著朗朗的皈依偈聲。他到一個橋下躺了下來,這時,橋上來了許多鬼魔,它們說:“這裏有一個皈依叁寶的人。”而不敢過橋害他,便嘈嘈嚷嚷地逃走了。

  所以,如果從內心誠摯皈依叁寶,那麼今生可遣除一切損害,後世將獲得解脫和遍知的果位等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如《無垢經》雲:“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滿虛空界,彼將勝虛空。”《般若攝頌》雲:“皈依福德若具相,此叁界亦成小器,大海乃爲水寶藏,藏合97豈能衡量矣?”此外,又如《日藏經》雲:“有情誰人皈依佛,俱祗魔衆不能害,縱破戒律心散亂,彼亦定能趨涅槃。”如此說,皈依具有無量功德。所以,應當勤奮念修一切正法之根本--皈依。

  雖已皈依然而誠信弱,

  雖受叁學然仍舍持戒,

  我與如我無心諸有情,

  不退堅固信心祈加持。

  一切聖道之基石--皈依之引導終

  圖:本尊金剛橛

  圖:作明佛母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09 皈依》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