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十六章 法眼文益毫厘有差
法眼一宗,由法眼文益建立,在五宗之中,最爲晚出,他卒于周顯德五年,已在五代之未矣。
法眼之禅學,于五宗之中,無特殊風格,他混同了禅與教,博取諸宗。
開悟經過:
師(法眼)以玄機一發,雜務俱捐,振錫南遊,抵福州長慶法會,雖緣心未息,而海衆推之,尋更結侶,擬之湖外,既行,值天雨忽作,溪流暴漲,暫寓城本地藏院,因參琛和尚,琛問:上座何往?師曰:逦迤行腳去。曰:行腳事作麼生?師曰:不知。曰:不知最親切。師豁然開悟。
“不知最親切”,桂琛之意,認爲不識不知,無思無慮,是體道了悟的最佳途徑,法眼馬上了悟,也是機緣湊合,豁然悟達。
其“毫厘有差”公案,深有玄理:
法眼問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懸隔,只作麼生會?修曰:毫厘有差,天地懸隔。師曰:與麼道又爭得?曰:某甲只與麼,師兄作麼生?師曰:毫厘有差,天地懸隔。修遂禮拜。
叁祖信心銘雲:“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不愛僧,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懸隔。”
頌雲:
天童覺禅師
秤頭蠅坐便欹傾,萬世權衡照不平。
斤兩锱铢見端的,終歸輸我定星盤。
掩室開禅師
一道如弦直,長安信已通。
萬邦皆入貢,四海息狼煙。
法眼活動在南方的江浙地區,法緣在金陵,接引學人,多拈舉公案話頭,而能死蛇活弄,使人隨機悟入,故能開宗立派。然亦因無特殊建樹,故入宋而先衰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