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沩山水牯牛
沩山靈佑是沩仰宗的建立者,說法于湖南長沙(潭州)的沩山,與他的弟子仰山,合稱沩仰宗。
沩山的開悟經過:
一日,侍立,百丈問:誰?師曰:靈佑!百丈雲:汝撥爐中有火否?師撥雲:無火。百丈躬起深撥得少火,舉以示之:此不是火?師發悟禮謝。
沩山的水牯牛公案:
師上堂示衆雲:老僧百年後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左脅書五字雲:沩山僧某甲。此時喚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喚作水牯牛,又雲沩山僧,喚作什麼即得?
佛家有叁世之說,沩山此時系沩仰宗的領袖,未來世可能成爲沩山山下的水牯牛。
佛國白禅師
山上山僧山下牛,披毛戴角混同流。
普天成佛與成祖,獨有沩山作水牛。
海印信禅師
山下沩牛山上僧,河沙異號未爲能。
常愛暮雲歸未合,遠山無限碧層層。
南堂興禅師
沩山水牯異常流,不是沩山不是牛。
舉世有誰能道得?波聲漁笛釣魚舟。
白雲端禅師
不道沩山不道牛,酌然何處辨蹤由。
絲毫差卻來時路,萬劫無由得出頭。
(酌應系灼之誤)。
保甯勇禅師
改卻形容換卻頭,當陽難隱個蹤由。
驢名馬字雖呼喚,多少傍觀滿面羞。
一一這四首詩,代表了四種不同的見解,沩山水牯牛公案的內涵,大致可以由這四首詩來代表,其他的詩,頗多禅語,缺乏詩趣,故不一一舉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