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門開悟詩200首 第二十四章 趙州從谂的庭前柏樹子

  

第二十四章 趙州從谂的庭前柏樹子

   異日問南泉,如何是道?南泉雲:平常心是道!師曰:還可趣向否?南泉曰:擬向即乖。師曰:不擬時如何知是道?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是真達不疑之道,尤如太虛,廓然虛豁,豈可強是非耶?師言下悟理。……

   趙州從谂禅師流傳在叢林的公案最多,也是最有名,而題詠最多的,則推他的“庭前柏樹子”公案。

   趙州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庭前柏樹子。曰:和尚莫將境示人?師曰:我不將境示人。曰: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庭前柏樹子。

   表面上問是達摩祖師西來的意旨何在?而實際問的是如何成佛作祖。從谂禅師的答話,真是答非所問,使人不得其解,如蚊子上鐵牛,無下嘴處,以後參此公案作爲頌詩的,大致不外視此公案爲有義語或無義語的兩派。

  

汾陽善昭禅師

  庭前柏樹地中生,不假牛犁嶺上耕。

  正示西來千種路,郁密稠林是眼睛。

  泐潭靈澈禅師認爲無義語

  因僧問我西來意,我話居山七八年。

  草履只裁叁個耳,麻衣曾補兩番肩。

  東庵每見西庵雪,下澗常流上澗泉。

  半夜白雲消散後,一輪明月到窗前。

   佛鑒勤禅師認爲以後的禅人,器根鈍拙,不足以知此一公案:

  

萬裏長空雨霄時,一輪明月映清輝。

  浮雲掩斷千人目,得見嫦娥面者稀。

  一兔橫身當古道,蒼鷹才見便生擒。

  後來獵犬無靈性,空向枯樁舊處尋。

   而承天宗則認爲此公案,如白兔當古道,已被當時眼利如鷹的禅人所捕得,後來的禅師,如靈性不夠的獵犬,只在這一公案上捕風捉影,聞其余味,而無所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