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二十四章 赵州从谂的庭前柏树子

  

第二十四章 赵州从谂的庭前柏树子

   异日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云: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达不疑之道,尤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耶?师言下悟理。……

   赵州从谂禅师流传在丛林的公案最多,也是最有名,而题咏最多的,则推他的“庭前柏树子”公案。

   赵州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曰:和尚莫将境示人?师曰:我不将境示人。曰: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

   表面上问是达摩祖师西来的意旨何在?而实际问的是如何成佛作祖。从谂禅师的答话,真是答非所问,使人不得其解,如蚊子上铁牛,无下嘴处,以后参此公案作为颂诗的,大致不外视此公案为有义语或无义语的两派。

  

汾阳善昭禅师

  庭前柏树地中生,不假牛犁岭上耕。

  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

  泐潭灵澈禅师认为无义语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

  草履只裁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

   佛鉴勤禅师认为以后的禅人,器根钝拙,不足以知此一公案:

  

万里长空雨霄时,一轮明月映清辉。

  浮云掩断千人目,得见嫦娥面者稀。

  一兔横身当古道,苍鹰才见便生擒。

  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

   而承天宗则认为此公案,如白兔当古道,已被当时眼利如鹰的禅人所捕得,后来的禅师,如灵性不够的猎犬,只在这一公案上捕风捉影,闻其余味,而无所得。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