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龐居士一口吸盡西江水
龐蘊居士悟道後,參谒南嶽石頭希遷,石頭問他道:“子見老僧已來,日用事作麼生處?”——修道的心德如何?居士對道:“若問日用事,即無開口處”——道不可說,不可說。
居士的回答,仍嫌落于空泛機解,乃複呈一偈詩,誦明“日用事”的深意:
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
頭頭非取舍,處處勿張乖。
朱紫誰爲號?丘山絕點埃。
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
悟道後的境界,縱有神通和妙用,也不過如同運柴運水日用事的平常而已。
(龐蘊居士)後之江西,參問馬祖雲:不與萬法爲侶者是什麼人?祖雲: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居士言下頓領玄要。
不與萬法爲侶,即不在萬法變化之中,惟“自性”能生萬法,能不與萬法爲侶,即是見性成佛的人。平常人自然不能一口吸盡西江水。見性成佛,與大全合一,當能一口吸盡西江水,至此境界,已頓悟無余,不待言語解說了。
後人頌此公案的詩奇多,特撷舉數首,以見不同的禅境:
五祖演
一口吸盡西江水,洛陽牡丹吐新蕊。
簸土揚塵無處尋,擡眸撞著自家底。
寶峰照禅師
一口吸盡西江水,鹧鸪啼在深花裏。
自有知音笑點頭,由來不入聾人耳。
白楊須禅師
一口吸盡西江水,涓滴不留洪浪起。
駒兒自是不尋常,嘶風弄影斜陽裏。
大禅明禅師
一口吸盡西江水,碓觜生花猶未已。
葉葉枝枝垂雨露,須彌藏在針鋒裏。
龐居士在馬祖“一口吸盡西江水”的開示下,而徹底開悟,但以後的禅人,研究者多,領悟者少,迷則滯凡,悟則成聖,這則案,充分顯出了禅的神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