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自己不能保護自己,自己不能救度自己,原因就在這裏。佛的慈悲什麼時候不出現呢?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都出現。我們今天爲什麼說是末法時代呢,是不是我們的心不具足?末法體現在我們自己不發心,我們自己放棄了自己本心的權利,體現在我們自己自甘墮落。
觀經充分強調了衆生的自尊性,自度性,當你不能夠的時候,這個世間你又能障礙誰呢?每一個人是爲自己而做的,自己要承擔責任。大德善知識自信覺悟了,他去救度衆生就是自我的智慧顯現的地方。我們人要學習那種精神。不學習你就不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句話精彩在什麼地方。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它強調的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不能覺悟自己就難安心,不能認識這兩句話。這是表明我們修行的人,你觀想成就了,我們這顆心就是佛的本體。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把阿彌陀佛的究竟果得給我們舉出來。不僅是講阿彌陀佛,諸佛包括阿彌陀佛,但還有其它一切佛。我們說諸佛正遍知就是法身,智慧能遍知一切世間出世間的真理。有這種智慧了,世間一切出世間的一切真理他都能知道,那是諸佛同一法身。諸佛的法身都是相通的,體現阿彌陀佛的法界藏身。我們平時所說的真如藏,什麼叫真如藏,跟法界藏身差不多。今天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諸佛。爲什麼要說諸佛正遍知海,完全顯現在阿彌陀佛法界身上,是不二不別,是同體的。說正遍知,正是正知,正確的覺悟,不是邪知。遍知,不是一點點覺悟,是普遍的覺悟。究竟的大圓滿覺,世出的法無不究竟。智慧深廣無極,比喻爲正遍知海,拿海來作爲比喻。
把佛的功德給我們舉出來。這種佛的功德呢,從心想生。指出最初就是從心想生。要知道我們自己起心動念之間有大玄機在。所以說佛的這種果地上的功德給我們舉出來,就是要讓我們現前的衆生能相信我們自己現前的這一念心。好好把這一念心用起來去修往生心,所以是勸我們現前的衆生精勤修行。
“是故應當一心系念,谛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诃、叁藐叁佛陀。”這裏是勸我們自己修因,勸我們應該一心一意地系念。把我們自己的念頭,把我們自己的心心念念放在什麼地方?放在佛教給你的方法上,教你依法修行,不要讓心跑掉了。讓心拴在法上,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地來觀想彼佛。什麼叫多陀阿伽度,翻譯過來就叫如來。如其本來,智慧覺悟世出世間本來的真理。阿羅诃,圓滿覺悟,可以接受世出世間衆生的供養。他就是福田,叁界大福田,圓滿大福田。所以我們供養佛,我們就能得到好處。叁藐叁佛陀,就是正遍知,一個是正知,一個是遍知。正是正確,遍是普遍。在佛的十種名號當中給我們舉出了叁種名號,分別表示佛的幾種功德,從叁個方面來說佛的功德。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相,”一心一意觀佛的時候,佛的所有功德都從一心系念當中而修得來的。所以就是勸我們要這樣觀修,依佛的功德來觀修,我們將來必定能成就這樣的因果。這是從道理上來說。先把道理給我們講清楚,不要讓我們迷信,要讓我們有智慧非常明了的修行。先要來想佛的相狀。我們在想相的時候,我們依于這樣的畫像也好,塑像也好,眼睛看,心裏想。心裏想的與我們眼睛看的不要變化了。你眼睛怎麼看,你心裏怎麼樣,所以把這樣的寶像能夠觀想起來。
“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世間上最好的顔色。佛坐在蓮花寶座之上。這是最初給我們說先當觀想。“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我們能看到阿彌陀佛的閻浮檀金色相,坐于蓮花寶座之上。我們心眼都會打開,智慧眼能夠打開。原來你沒有看見的,他能看見。所以說了了分明。
“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衆寶羅網,滿虛空中。”你智慧眼打開了,就能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因爲觀想能真實地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觀想的利益。能把阿彌陀佛相觀起來了就有這種利益,就能實實在在地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寶地羅網都能非常清楚地見到。所以我們現在的心眼不開,堵得慌,煩惱堵在那裏。你沒有這些業障的時候,其它的心眼打開了,就能見到。
“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有一位法師他一字不識,他想講經。師父就讓他拜經。他把經的每一個字都拜成金色的了。這樣他每一句經都能講出來。這是因爲觀阿彌陀佛相,一觀成了就能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寶地、寶樹這些。
“見此事已,複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複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你把第六觀觀成了,這些境界就是自然出現了。一見到阿彌陀佛的相坐在蓮花寶座上心眼自然就打開了。功夫一打開了,路越走越寬。你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寶樹寶地之後,觀想大蓮花在佛左邊,和前面所觀想起來的第六觀的花寶座沒有二樣。在阿彌陀佛左右兩邊都有大寶座。想觀世音菩薩坐在阿彌陀佛左邊的花座上,也像閻浮檀金色一樣。大勢至菩薩坐于右邊的花座上。當你把這叁尊相一想成了之後,諸佛就開始大放光明。相就開始放光明了。“其光金色。”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叁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整個西方極樂世界都充滿了這樣的一佛二菩薩。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凫、雁、鴛鴦,皆說妙法。”一佛二菩薩普遍西方極樂世界,你觀修起來之後,你自然而然就應當可以聽聞到水流的聲音,見到光明的相狀。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寶樹,乃至寶樹、凫、雁、鴛鴦的聲音你都能聽到他們都在演說無量佛法。當你觀修起來了,後面就越來越容易了。
“出定入定,恒聞妙法。”你入定的時候能聽到,出定了你就聽不到了。慢慢就能達到恒聞妙法。所以說“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如果說你出定之後不能再聽到,你把你定當中所聽到的,出了定要經常回想他,思維他,我們內心不再離于定中所經曆的境界,這是非常關鍵的。你今天聽了經,聽經好舒服。等到下課了,你不要高興得得意忘形。你回去了還像在法堂裏聽經一樣,這樣你就出定入定都能見得見。你今天聽了一座經,多少年之後你還能想得起來今天你聽了的,能背得出來嗎?所以方法就在這裏教給我們了。你出定入定所聽到的這些法,你要拿經書來檢驗。你要看與《無量壽經》能不能相通。它所講的無常無我,涅磐和我們經書上所講的是不是一樣。
“若不合者,名爲妄想。”如果和經書上合不起來就是妄想。有魔來引導你,就會把你引導一邊去了。這時你要拿經書來驗證。“若與合者,名爲粗想見極樂世界。”你出定入定聽到的講經說法的聲音與經上是相合的,那就是極樂世界我們在娑婆世界修得來的。
“是爲像想,名第八觀。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于現身中,得念佛叁昧。”這一觀觀成了,能除無量億劫生死重罪。我們的智慧越來越具足,于現身中得念佛叁昧,這一輩子我們現在就可以得到念佛叁昧。一心不亂,這時就能達成了。只要你把這種相觀想得起來的時候,你這一輩子現身就能得到念佛叁昧,往生就不成問題了。所以我們今天念佛不容易得叁昧,就是你不得這些法。平時也很少給你講觀無量壽經。我們衆生最大的毛病就是貪緣心,私利心得不到一種改變,一種對治,老要想世間上不該想的事情。所以《觀無量壽經》就非常方便地把你的私利心引到念佛上來,管是非常善巧地對治。所以今天能把這觀想起來的時候,你的像觀就成就了。像觀成就了之後,再要去見到諸佛的境界就越來越容易了。觀成之後就能聽到水鳥靈泉講經說法。念念之間出無量億劫生死重罪。我們今天心裏念念想佛,念佛觀佛功德不可思議。
《觀無量壽經第八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