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我口里是恭敬的,我心里想佛的时候,我心里面是恭敬的。当我身体在礼拜,口里在念诵,心里在观想,三昧相应,诸佛的法身就在我们自己现前一念当中显现了,我的心身口意三业就是道场。如意珠,能映现十方世界。我们在礼佛的时候映现的是诸佛,十方诸佛映现中。所以说诸佛的法身是善果圆满证法身。实实在在已经证到这种法身了,已经证了果了,得到真实的法身了真理无有不认识,智慧无有不圆满,果证法身无所不变。没有地方,没有一个时间。
众生是因地法身,就是理具法身。道理上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那是理具法身。天台宗讲性具法身。本性上具足的,真理不离于我们自心,所以这叫因地法身。果证法身和理具法身是无二无别的。诸佛的智慧把众生本具的法性完全彻底觉悟。我们今天的众生在修心的时候,我们开始发心,导果为因。佛证到法身了,我们今天依佛的法身来启发我们的法身。佛的三身四智不从外来。如果说原来没有,你再怎么修也不会出现。我们本有的,只要你认识它,你能开显它,它就能起作用。所以说,这种理具与修行显现,这两者要结合起来。当我们现前的众生起心动念依佛的真实法身,观想佛的身体的时候,法报化三身随着我们自己的心想感应道交。
佛念众生无时无刻不在忆念,如母忆子。如果我们众生不念佛,不忆佛,那就是相互违背的,我们就见不了佛。假如我们这些众生也能忆佛念佛,母亲忆子,子忆母亲,这样的话从生至生不相违愿,距离慢慢就拉近了。所以说《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说染这种香一样,慢慢地我们身体上也有香气。我们今天观佛也是染香,染佛的戒定慧之香。我们今天呢,我们依念佛而修戒定慧。虽然你自己没有去修戒定慧,但你念佛的当下就在修戒慧,所以我们称之为总持法门,三藏十二部都在修行,完全总持起来了,所以说念佛法门是这样一个法门。诸佛果上证得法身和我们众生因地的法身是没有两样的。所以说,众生在着想的时候,佛身就有感应。所以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诸佛身自然就显现在我们自己心相当中。
所以我们想佛的三十二项八十种好的时候,我们的心自然就能够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想起来。当你一想起来,这种相能够与佛的真身感应道交。儿子到外面到处打工去了,当母亲想儿子的时候,母亲爬上房顶大声叫儿子,儿子在外面心就不定,他怎么都想往家里走,不知道你们实验过没有,这个说法在很多书里能得到印证。《周公解梦》里也给我们揭示了很多道理。母亲想的时候,母子连心,儿子能感应得到。所以老母亲爬上房上去叫的时候,儿子心就不安,他就想朝家走。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念念在呼唤我们这些众生,你儿子心里焦虑吗?你也想朝家里走,你也想去见佛,你也想成佛。当你总觉得莫明其妙,我的心怎么不定呢?那就是佛在念你,你心不安。所以你现在自己来要求自己,你安身立命你觉悟没有。当能如实认识自心的时候,真正的幸福才打开门。如果你没有做到精神上的觉悟,仅在物质上是不能安心的。
我们要知道自己对自己的呼唤,还有西方极乐世界十方三世诸佛都想度化我们,我们心安不安呢?你背离于诸佛你在世间上做什么都不安心。就是内心里的觉悟和智慧没有启用起来。一旦你启用起来了,念念之间你在反醒自我,烦恼从本处当下息亡。就是平时讲的道理,你不要在外去要求别人怎么样,你要在反醒自我,要求自我的作业上来行走,锻炼,自己能给自己承担,能从自己力所能及的方面来修正。当自己铁肩担道义的时候,能自己力所能及去解决,当我们自心觉悟自我的时候念念之间就能安心了。现在已经成就的佛就是我的将来,佛的家业富贵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业,不仅是诸佛的事业。将来我们成佛,这些家业也为我们所有。诸佛讲他的功德,讲诸佛的境界,那就是我们未来所具备的,要开启我们自己的自性自重自信自救自度。
佛法是这样一种法门,佛法是教育我们自己的法门,已经成就的佛和我们也是不二不别的。我们现前想佛的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自心和诸佛都是一心。如果你不觉悟这一层心,那你还是众生。所以我们平时说阿弥陀佛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他不讲条件,因为众生心和佛心是一样的。所以他帮助众生是无条件的,帮助众生就是帮助自己,所以叫同体大悲,表明心佛不二。所以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如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们现在见不了佛,是因为我们自己用心不得当。现在诸佛能住于众生心之中,那是自己可以选择,可以主宰的。就要从这里下手。只要众生心想佛的时候,法报化三身就能进入众生的心想之中。因为它是法报化三身,遍及一切处,在你心里当然有。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当我们心想佛的时候,我们的心在想佛三十二相的时候,佛的心现前。想佛的八十随形好的时候它就会现前。你平时没想过佛,想你的儿子想你的女儿,想你的丈夫,你的父亲。你也看过那些相片嘛。你在看相处想的时候,你就是不看相处了,人家问你儿子长得怎么样,你不看照片都能讲得清楚明白。是心想什么的时候,这种相也会出现。这个想字是心上有一个相,心上观一个相叫想。你心里有这种相就叫想。当你把这种相清楚想起来的时候,你的心就和相结合起来了,相就在你的心里,心相不二。所以从我们平时的生活过程中你去体验,佛法是马上修马上学马上可以体验的,立竿见影。你想儿子的时候,是心即是儿子的眼睛鼻子耳朵。我们换过来想佛,于是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在我们内心清楚明白。所以我们是心想佛的时候,是心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是心作佛,就是指我们现前修行人观想佛的这一念心。由于我们按照经书上所讲的方法去观想佛的这种相状,就在我们心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的心当下就具备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自己的思想心功用就在这里。佛的教诲来修观相之心,这种因有了,叫因地法身。当你在观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形有相的身体。或者说应身,报身,从因感果。因是法身,把我们自己本来具足的法身开显出来。诸佛在念我们众生,我们众生一念佛的时候,两个就念到一起了。叫感应道,是从我们自心上具备的。我们修行也要从自心开始来强调,叫是心作佛。当我们心在观想佛的时候就是在做佛。所以你平时三藏十二部经典都不脱离这些道理。净土法门一句话把三藏十二部经典成佛的法门一句说穿了。所以当体成佛,你不修也不能成就。
法华经上所比喻的一个例子能解决这个矛盾。即是本有的为什么要修,即要修为什么又是本有。有个比喻,儿子不认父亲了,他要跑出去了。父亲又担心儿子受穷,于是悄悄在他衣服角上缝了一颗珍珠。儿子出去之后不知道有珍珠。虽然自己本身有,但自己不知道。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能用得起来吗?于是到处去讨口,讨了二、三十年。有一天他才发现自己口袋子里有钱。你才知道你有钱为什么要去讨口呢。你不觉悟的话你是用不起来的。我们现在就是这样,人人都本有佛性,但是人人都不觉悟。就像你口袋里有钱,你不知道用不起来。所以本有,佛的三身四智,各种神通,各种智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人人都是活佛平等,无不具足。理性上的功德,人人都具备的,你就没觉悟。
今天就是教我们要修因感果,要把我们本有的要觉悟。当我们觉悟了本有的,你修出来的东西无非不过是自己本有的家珍。所以是心是佛,那个心当下就可以是佛,只要是你转迷为觉,当体就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功德不从外来。所以说我们今天想佛的心呢,我们在想佛的时候,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果地上的功德都已具足。我们今天以信愿行三资粮念佛的同修,当下在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包胎,在西方极乐世界显现了。今天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莲花就开始显现了。将来我们就因为这颗念佛心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化身。要是心作佛,是心念佛。那是我们本有家珍不从外来。当我们修行的人观想成就了,我们这种心观想成就了,心当下就可以得到佛的,和佛不二不别。所以这种作呢,你不要说我们本有家珍,你不修行就显现不了。
理性上具足,现实上你不具足,这时候就有差距。所以说是心作佛,那就是要让我们自己从信愿行当中来培补资粮,来还于我们自己的家,来把我们自己本有家珍显现出来。所以观无量寿经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这是这一部经的总汇。不二法门表现在心佛不二上,体现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说我们今天初修行的人,我们与佛相应,与经相应。你与观经相应了,好好地去修,佛自然而然就相应了。佛的一种果地功德显现在我们自己内心里面。观经随时随处都在说,“如是观者名为正观,不如是观者名为邪观。”不要去搞那种偷心,所以一定要从自己修因上开始修。一定要作得出来就是,你要作不出来就不是。所以你今天作什么,是心作佛的时候,是心就是佛。十法界不离于心。所以这是充分体现我们人的当前人生价值。你究竟要做什么?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你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就是什么。你不修你能往生了吗?你说你要成佛,你不修行就能成功了吗?今天出了家的人整天想是不成的,一切毛病要丢掉。要把我们今天作佛的过程体现在身口意三业当中,体现未来心,随时随地要学会那种八面玲珑,非常重要,要有灵动性要有责任感。
把因果给你讲明,你有没有出离心,你自己不救度自己没有人能救度你。所以说我们今天的众生特别要知道,阿弥陀佛那么样慈悲,成就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随时随地阿弥陀佛就念念众生,不舍离众生。我们这些众生就是不念。所以这时候,你对阿弥陀佛的拒绝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拒绝。…
《观无量寿经第八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